深化师德师风建设 加强教师自我修养

李苗
  近日,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明确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针对主要问题、突出问题划定基本底线,着力深化师德师风建设,为教师严格自我约束、规范职业行为、加强自我修养提供了基本遵循。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可以说,教师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力量,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站在教师职业承担的重要使命和责任的位置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角度理解准则要求,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自觉做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楷模。
  坚定政治方向。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潜心教书育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我们要珍惜人民教师这份无上光荣,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执着于教书育人。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努力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严谨治学,力戒浮躁,潜心问道,勇于探索,坚守学术良知,反对学术不端,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真正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对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的需要日益增长,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等发生深刻变化,这些都对教师队伍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拓宽教师文化视野,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成为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长期以来,广大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改革创新、服务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党和国家高度肯定,学生、家长和社会普遍尊重。本次制定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既是对广大教师的警示提醒和严管厚爱,也是深化师德师风建设、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关键之举。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严格落实学校主体责任,把准则要求落实到教师管理具体工作中,建立师德建设责任追究机制,以有力措施坚决查处师德违规行为。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环境,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
  古人云,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高校教师要不断增强教师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规范职业行为,明确师德底线,时时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