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播出《陕西:努力把秦创原打造成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主阵地、总引擎》


今天(3月29日),《陕西新闻联播》头条播出《陕西:努力把秦创原打造成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主阵地、总引擎》,报道秦创原三年来建设成效,重点关注西咸新区发挥好秦创原总窗口使命和担当,以科技成果赋能产业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1年3月,陕西启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3年来,秦创原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以“三项改革”试点为点火器,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超额完成,显现出强大的科技创新培育能力,成为助推陕西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主引擎。

位于西部云谷的科峰光电在秦创原总窗口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在多项优惠政策加持下,企业不断进行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生产的新型平行光管及加工技术有效助力了通讯信息、航空航天等上游行业卡脖子技术的攻克。目前依靠25项发明专利转化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科峰光电在国内光学定制领域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

西安科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黎说:“西部云谷在产业服务方面,为我们做的非常到位,对接了很多高校及社会上的资源。”

西咸新区作为秦创原总窗口,通过搭建科技经纪人、“科学家+工程师”以及“新双创”三支队伍,累计超过3000名高校教师在秦创原总窗口创业成功,超过1000项科技成果成功转化,同时围绕氢能、数控机床等重点产业链,初步形成了“3+7+N”产业板块,使得秦创原创新生态更加完善。

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副主任卢宁说:“下一步,将围绕新一轮的秦创原三年行动计划,发挥好总窗口先行先试、协同联动的使命和担当,以科技成果赋能更多的产业,重点布局未来产业聚集区,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西安华中数控有限公司2022年入驻秦创原后,企业迎来发展加速度,2023年5月在沣东新城设立华中数控西部中心,并于当年12月投产,实现营收2412.84万元。

西安华中数控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敏说:“目前,(公司)向C919这样的国产飞机,包括给空客都提供配套服务,从数控系统到核心功能部件已经实现了全面国产化替代。”

西安智慧谷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耿凯鸽说:“创业三年以来,我们在解决光电芯片、光电传感等高效散热领域卡脖子技术方面,取得了骄人成绩,就是得益于陕西省‘三项改革’。”

三年来,陕西省以“三项改革”试点为点火器,持续推动秦创原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的6项量化指标和12项重点任务全面超额完成,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加速。“三项改革”在全省145家高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卫生机构试点推广。高校院所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020年的41.52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391.47亿元,增长了8.43倍,新增27个国家级孵化载体,各类载体在孵企业团队近2万家,形成了西部科技创新港、碑林环大学创新街区、长安大学城等一批创新生态圈,秦创原“三支队伍”总量达到4742个,比2021年增长628.42%。

区域协同发展加速推进,总窗口西咸新区招引落户科创类项目396个,总投资4783亿元。各市区以打造特色化秦创原先行区、示范区为牵引,2023年吸引落地成果转化项目2045个,秦创原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一总多区”差异化、协同化创新发展格局逐渐形成。

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杨仁华表示,目前已开展集中路演95场,与16所高校共建平台30个。挖掘高校院所成果1000余项,成功转化企业757家。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表示,已打通了“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化”的科技创新链,实施联合攻关项目615项,经费5.14亿元,在陕就地孵化高技术企业204家。

未来,陕西省将启动实施秦创原建设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在加强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到2026年,新增成果转化企业3000家,力争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3.2万家,攻克关键核心技术1000项。

陕投集团董事长李元表示,拟将秦创原公司注册资本金增加到30至50亿元,按照“公司+基金”的模式,运用投行思维,发起设立若干个专项基金和实体化公司。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院长张平祥表示,强化运用“三项改革”促进“四链”融合,更好释放新活力,融入秦创原未来产业创新聚集区建设,积极推动国家超导重大专项论证活动。

省科技厅厅长姜建春表示,到2026年,培育省级上市后备科技企业达到500家,努力把秦创原打造成新时期陕西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总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