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头版报道西咸新区

近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技日报等多家中央媒体通过头版报道、特别节目等形式持续报道西咸新区在秦创原总窗口建设、全面深化“三项改革”、区域协同发展、对外开放等领域的发展成效和典型案例。

人民日报

《让科创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如果把科技产品比作种子——来自陕西的科创“种子”,由外省投资机构的“水源”浇灌,在甘肃破土发芽,这样的区域协调发展实践,新时代在我国渐成日常。

科教大省陕西2021年3月启动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致力于以科技创新服务高质量发展,一头链接科技成果,一头链接投资机构,为“种子”找“水”,同时也为有“水”的机构找“种子”,还为“种子”落地找地方。

迎着夏日晨光,西安湄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翔来到位于西咸新区的“秦创原”,他是为公司科创“种子”寻找“水源”的。在“秦创原”牵线下,来自粤港澳大湾区6家投资机构的客人,要来看看“种子”成色如何,再决定投不投资,“浇不浇水”。

王翔推荐的“种子”是公司研制的用于沙地和盐碱地土壤改良的防水沙和保水剂。只见他蹲在地上,铺沙、加剂、浇水,做起了实验。

“在改良土壤时,挖开一层土,像这样——”他比划着,“把防水沙铺在最底层,然后,中间加上保水剂,上面再盖一层普通的沙子,行了!”他直起身子,轻轻拍了拍手,“水就锁住了!而且对环境几乎没有影响。”

王翔的介绍生动又直观,当天就有机构表达了投资意向。今年以来,来咨询这项技术的机构就有3批,创业初期引来的资金,已初见成效——

距离西安市1000多公里的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烈日炎炎下的一处试验田里,玉米长势正好。“这两亩玉米地今年3月刚种时浇过一次固根水。”当地农技人员介绍,普通玉米田每月要浇一次水,每亩玉米田一年用水超过600吨,而用上保水剂,一年节约用水近一半。

“我们公司创立之初,‘秦创原’就安排专人对接服务,办手续、找厂房、拉投资,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在‘秦创原’的帮助下,实验室里的成果得以落地投产、探索应用。我们现在已经拿到了来自海南的投资,粤港澳大湾区的投资机构也开始关注我们。”说起“秦创原”的帮助,湄南生物科技公司创始人卢威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2023年开始,我们带领高科技企业主动与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地的产业与投资对接,努力将跨区域合作常态化。”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副主任徐霄龙说。据统计,在“秦创原”的推动下,2021年至2023年,陕西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35.82%,2023年达到4120.99亿元。

让“种子”找到更多“水源”,在各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区域协同创新的版图正变得越来越大。

新华每日电讯

《向“新”而行 缘“质”攀登——陕西产业焕新赋能高质量发展观察》

(部分节选如下)

走进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的隆基绿能29GW单晶电池制造工厂,智能化车间里机器人往来穿梭,物流传输带有序运转,机械臂精准高效作业……在这里,平均0.8秒就有一片太阳能电池下线。

“目前,公司众多项目已在西部地区‘遍地开花’。我们在陕西多地布局了电池工厂、氢能基地等项目,在宁夏、内蒙古、青海等省区建立了生产基地和电池组件工厂,这些项目将为双碳目标和西部的绿色发展之路作出重要贡献。”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文学说。

如何向科技创新要发展新动能?陕西省给出了三个字的答案——“秦创原”。“秦”是陕西的简称,“创”为创新、创业、创造之意,“原”指高地和总源头。2021年3月,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正式开启建设,成为陕西最大的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转化“特区”。

在作为总窗口的西咸新区,创新活力清晰可感:路演现场上,创业团队激情演示,台下的投资人不时提问咨询;综合服务大厅内,创业者可享受“一站式”服务;初创企业里,科研人员与企业家面对面商讨产品定位……

小金鱼在低温下被急速冷冻,随后工作人员将其放入温水中,金鱼在短时间内“复活”。这是陕西银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展示的深低温人体冻存技术的动物模拟实验过程,这项技术用于细胞冻存及复苏等领域,为临床医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我们公司2021年落地西咸新区,手续一周之内全部办理完成,全流程服务高效便捷。公司还参与了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模式试点,降低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本和风险。”银丰生物公司副总经理王晶晶说。

“先试用后付费”只是诸多“新招”之一,做实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改革、组建科技经纪人团队、打造全链条基金体系……一项项务实举措接连落地,陕西创新驱动发展驶入快车道。

数据显示,近三年,陕西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增长1.9倍和1.6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高于全国2.8个百分点,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3倍。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

7月10日,CCTV-13新闻频道推出特别节目《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用时近45分钟报道陕西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成效。其中,重点报道西咸新区在推进秦创原总窗口建设、全面深化“三项改革”、加快自贸区发展以及加速推进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工程建设等方面的进展和成效。

科技日报

7月11日、12日,《科技日报》连续两天头版关注西咸新区,报道新区“先试用后付费”“服务换股权”等多项改革措施和典型案例。部分节选如下:

7月11日

《科技成果不妨“先尝后买”》

近期,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咸新区推出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的新模式,即允许企业先在一段时间内免费使用成果,然后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支付许可费。这一模式受到当地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热烈欢迎,也引起科技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

科技成果转化不易,是一个“老大难”问题。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企业对于成果的应用前景心里没底,担心“一次性买断”后砸在自己手里,投进去的钱打了水漂。也有的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微企业资金链紧张,一开始拿不出那么多钱来买科技成果。而“先使用、后付费”,恰恰能破解这些难题。

根据西咸新区的试点政策,企业可通过“零门槛费”的方式,承接已经实施单列管理的科技成果;如果确定要支付许可费,还可以根据自身财务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采取“分期支付”“延期支付”“附条件支付”“收益提成支付”等多种方式。

7月12日

《让科创“关键变量”成为发展“最大增量”——陕西“三项改革”力促科技成果转化》

近日,一辆氢能观光车在西安街头出现,吸引了往来行人好奇的目光。“该车所搭载的氢能源动力系统处于示范应用阶段,将为我们后续开展产业化应用积累实践经验。”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西安一九零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成永红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其企业在氢能存储和应用领域已成功突破技术瓶颈。

同期,西安理工大学教授张延超的航空密封件创业项目,也展现出火箭般的发展速度:2023年2月注册成立西安航空高端密封技术有限公司,当年7月签下第一笔订单,11月一期生产线落成。

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的涌现,离不开陕西省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积极探索。

解开“细绳子” 打通全链条

7月11日,果蔬激光打标机、全天候阔叶作物三维扫描仪、高纯度氘代分子合成平台等5个项目轮番登场,在投资机构代表的“注视”下,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5支创业团队进行了路演展示。

在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像这样聚焦“三项改革”促科技成果转化的专题路演,仅今年就已举办了20多场。陕西通过“每周发布”+“月度专场”等形式,构建起“1+N”线上线下常态化路演机制,至今已累计推介6414个项目,成功融资超过48亿元。

早在2021年,陕西就针对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首先在西北工业大学等5所高校,开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的试点工作。2022年,这一试点扩展至陕西省属综合类、理工类高等院校。2023年,《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正式发布,标志着“三项改革”上升为地方性法规的重要内容。

改革提质扩面 成果落地生“金”

“好消息,项目马上上会!我们正在快速推进建设陕西省首个人工智能无损检测共性技术平台,估计会在10月份全部落成。公司业绩今年会有大幅提升,估计是去年的3倍。”西安数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数合科技)董事长杨涛对企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两年前,这家专注于为火箭做“体检”的初创企业,引入了新的合伙人——秦创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出让1%的股权,数合科技换取了秦创原提供的科创服务,成为陕西“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脱胎于西北工业大学杨涛副教授团队的数合科技,享受到了场地免租、奖补、融资对接等一系列政策支持,企业发展进入加速期。

陕西金信天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米天健介绍,在西咸新区“先使用后付费”政策的引导下,公司与西安理工大学开展了专利转让合作,“我们的研发效率整体提升了30%,相关科技成果已转化落地”。目前,公司已建成10余条生产线,相关产品将有力推动我国航空发动机、航天引擎、飞控液压等先进流体动力零部件的研发和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