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刊发报道《西部快速隆起创新高地》

3月20日,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刊发稿件《西部快速隆起创新高地》报道西咸新区作为秦创原总窗口通过推动创新要素高效聚合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动态联动,不断激发人才活力逐渐形成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格局,部分节选如下。

地处西部的陕西省是科教资源大省,拥有百所高校、千所科研机构,但长期以来这些科研资源大多在“沉睡”。为了打破厚重的“围墙”,让各类资源能够顺利流动,让科技供给和市场需求能够顺利“握手”,2021年3月,陕西启动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短短两年时间,秦创原交出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作为陕西最大的孵化器、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总平台,秦创原正被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创新群体、创投机构等寄予厚望。

激活“沉睡”的资源

从科创实力来看,陕西资源丰富。陕西拥有8所“211工程”院校和3所“985工程”院校,以及众多的科研院所。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5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省级重点实验室89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6家。但“科教强省”却不是“科技强省”。

为改变这一局面,2016年9月,陕西省委、省政府出台《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在政策上为陕西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提供了政策支持。2020年6月,陕西省印发《关于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的38条举措直接涉及奖励条款有18条,部分政策的奖励力度在全国居前。

这一系列措施成效明显。数据显示,2021年陕西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居于全国第9位,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1758亿元,“十三五”期间陕西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长分别为16.4%和10.2%。但不可忽视的是,陕西科技成果转化依然存在堵点,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还不够高,科技成果转化还不够多,创新优势变成发展优势还有较大的潜力可挖。

为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2021年3月,陕西省委、省政府启动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力求把秦创原打造成为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总源头和总平台,其总窗口设在西咸新区和西部创新港。

建设之初,秦创原坚持开放建平台,充分动员陕西省内“政、产、学、研、用、金”各方参与,加强同兄弟省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推动创新要素高效聚合;抓创新、抓项目,一手抓技术研发,加强“卡脖子”技术攻关,另一手抓科创项目、科创企业、科创产业孵化和落地,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动态联动;与时俱进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抓好人才服务保障、科技成果评价、市场化金融产品创新等工作,不断激发人才活力,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

陕西省西安市印发《西安市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3年)》,明确西安秦创原建设总格局,提出要全力推动西咸新区秦创原总窗口建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打造陕西乃至西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2021年秦创原聚焦三个核心方面的建设内容,均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组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由企业、院所联合成立的创新联合体。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赵万华与陕西一家机床龙头企业联合成立陕西高端机床创新研究院,得到了秦创原的资金和场地支持。赵万华说,借助研究院研发出了一种新型机械齿轮,帮助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

二是形成总规模超百亿元的天使、成长基金,引进了10余家孵化机构、创投机构。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赵明威团队研发的一项新兴技术,获得总规模达6亿元的“秦创原科技创新春种基金”投资后,于2021年7月实现了产业化。“我们的技术之前处于实验室和生产线的中间地带,迟迟迈不出产业化的一步,获得资金之后真正实现了产业化。”赵明威说。目前,秦创原科创系列基金累计达17只、107亿元。

三是设立每年1亿元的人才引用专项资金,加快建设“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组建高水平科技经纪人团队,以“项目制”培养高层次人才。赵鑫是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的一名科技经纪人,从2021年12月入职开始,她就带领团队,顺着产业链走访技术带头人,通过提供精准的政策匹配、合适的办公生产空间等落地服务,将他们的核心科技成果转化在陕西本地。

“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我和我的团队已经走进了陕西省几乎所有的高校,通过与技术带头人深入沟通,挖掘并落地了一批类似‘有机液体储氢项目’‘离子束镀膜项目’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以及‘领充新能源项目’‘氢能源及特种泵阀项目’等一批产业链招商项目,取得了一定成绩。”赵鑫说。

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辉说,作为总窗口的西咸新区,目前已引进高层次人才214名,聚集秦创原创新创业人才17378名,首批认定“秦创原创新人才”133名,新组建63人的科技经纪人队伍,人才队伍正在加速集聚。

新兴高科技产业倍增

通过持续发力、不断探索,秦创原创新生态更加完备。目前,支持总窗口建设“1+N”政策体系、全周期基金和全方位金融服务体系、秦创原科创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并发布首个秦创原科创服务标准,为科技型企业发展持续赋能;建设17个高校科转平台和11家小试中试基地,成果转化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秦创原探索日趋成熟,“政、产、学、研、用、金”六方协同创新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方式,为全省创新驱动提供示范模板。

秦创原辐射带动作用也逐步显现。秦创原总窗口已联合陕西省相关市县和产业园区(平台)共同建设协同创新基地,发挥科创服务共筑、创新资源共通、设备平台共用、人才资源共建、成果体系共享功能,目前已共建7个协同创新基地,预计3年内共建各类创新基地20个以上。

在一系列“催化”后,秦创原总窗口产业实现高速发展,新兴高科技产业加速倍增。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秦创原总窗口共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2137家,数量是2021年同期的2.4倍;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90家,数量是2021年同期的2.2倍;技术合同交易额135.02亿元,是2021年同期的1.3倍。

成立不足两年,位于西咸新区的陕西西图数联科技有限公司发展势头日趋强劲,公司研发的人脸识别系列产品在教育、建筑、金融等多个行业领域广泛应用,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

这家初创型公司的快速成长与秦创原密不可分。“秦创原为我们提供了干事创业的物理空间、信息获取的咨询平台、企业交流的中枢媒介等一系列支撑和服务。”陕西西图数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洋说,“企业和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紧密合作,通过秦创原的平台扶持,利用产学研用的创新模式,科研成果转化得以加快实现。”

隆基绿能是全球领先的单晶硅光伏产品制造商,2022年9月28日,隆基绿能高效单晶电池项目在西咸新区泾河新城正式投产。“完备的创新生态和周到服务,助推企业发展的潜力不断释放。”陕西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允波说。

经过近两年发展,秦创原“主骨架”正加速隆起:空间板块全域拓展,93个科创载体已建成841万平方米;资本板块效能凸显,陕西股权交易中心秦创原专区已上线20余家新区企业;产业板块加速聚拢,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数字化升级和以新能源、自动驾驶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逐渐成形。

越来越多企业选择入驻秦创原。春寒料峭,位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的三一智能制造产业园里是一片火热的建设场景。记者看到,现场巨柱林立,工程设备轰鸣运转、各道工序环环相扣,工程建设快速推进。

据介绍,三一智能制造产业园是行业龙头三一集团继“三一西安产业园”后又一和西咸新区合力打造的重点产业项目,总投资65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三一重装西部智能制造中心”及研发人员不低于3000人的“秦创原三一全球研发中心”,项目全面达产后,年产值约100亿元、年纳税约6亿元。

持续深耕创新之田

今年年初,陕西继续聚焦“不敢转”“不会转”,出台10个方面27条举措,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

许可“先使用后付费”。陕西支持试点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将已实施单列管理的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许可双方约定采取“零门槛费+阶段性支付+收入提成”或“延期支付许可费”等方式支付许可费。

探索“权益让渡”转化方式。陕西支持试点高校院所将已实施单列管理的职务科技成果,通过“赋权+现金”或者“赋权+约定收益”两种方式,将留存成果所有权让渡给成果完成人,由成果完成人实施转化。

开展“先投后股”试点。陕西支持有条件的市区以科技项目形式,对在本区域内落地转化的“三项改革”科研人员创办领办的科转企业投入财政科技经费,在被投企业实现市场化股权融资时或发展良好后,将投入的财政资金转换为股权,并按照“适当收益”原则逐步退出,形成财政资金循环运行的长效机制。

创新永无止境,陕西省也对秦创原的下一步发展提出明确思路。

注重创新格局的协同。强化辐射带动,秦创原总窗口要更好地辐射到各个市县区、园区、院所、学校、企业;强化整体联动,各地要因地制宜打造先行区和示范区;强化开放互动,要与中关村、张江高新区等进一步加强交流协同、开放互动;强化项目推动,推动秦创原生态科创岛、光伏产业园以及集成电路产业加速器实施建设。

聚焦创新主体的培育。通过不断深入改革,孵化催化更多的企业,加速种子、天使、风投、股投基金有效集聚。

注重打通创新路径。充分发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催生作用,以破解“卡脖子”技术瓶颈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高端,催生更多含金量更高的科创项目、科创产业。发挥优势产业集群培育的聚合作用,把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疗、集成电路等标志性的产业,进一步拉长拓展,发挥产业集群的作用。

对于未来,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杨仁华充满信心。“我们正不断发挥秦创原总窗口的功能,积极营造各类要素高效融通的开放创新生态,推动总窗口不断建设成为陕西两链融合主阵地、成果转化新特区、科创企业繁衍地、人才创新首选地、机制改革试验田、创新网络总枢纽,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增添更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