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下午,“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秦创原总窗口西咸新区。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求是》杂志、《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等中央媒体和《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视台等省级媒体70余名记者,先后走进秦创原总窗口综合服务中心和秦创原·沣东先进制造产业园调研采访,深入了解西安市推动秦创原“一总两带”建设和秦创原总窗口西咸新区的发展成效。
这些企业在秦创原总窗口快速成长
下午2时,媒体团首先来到秦创原综合服务中心,了解秦创原发展历程和秦创原总窗口建设整体情况。
“这里是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线上线下服务的联结点与承接实体”,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副主任李利介绍说,中心将线下专业服务与线上信息化系统相结合,融合商事服务、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等全链条资源要素,为各类创新创业主体提供标准化、专业化、一站式全流程服务。
“西咸新区作为秦创原总窗口,是如何聚集科技资源的?”记者们抛出了问题。
“当前,西咸新区打造秦创原十大特色产业园区,光伏、氢能、数控机床等重点产业实现全链条布局。2022年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30%、工业投资增长82%,一批产业链重点企业成为省级‘链主’企业,汇川技术等一批产业链龙头企业加速落地,同力股份西坡基地等重大项目投产运营。”工作人员用一个个数据、一幅幅图表介绍了秦创原科技资源聚合方式和成效。
在展厅,72件展品展示了秦创原总窗口创新力量。企业代表与媒体记者面对面交流,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
深耕生物医学领域的银丰生物集团陕西干细胞工程有限公司,现场进行了模拟实验:工作人员将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金鱼浸泡在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氮中数秒,小金鱼迅速变成了硬邦邦的“冻鱼”,紧接着工作人员又将其捞出重新放回常温清水中。“奇迹”发生了——金鱼瞬间恢复活力,在水中欢快游动。
“这是什么原理?”“技术能否在人体使用?能够解决什么问题?”“人体冷冻复苏技术目前处于什么阶段,这项技术对人体有什么影响?”记者们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工作人员一一作答。
这里还有国内唯一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CdZnTe探测器和相关产品生产商陕西迪泰克新材料有限公司。搭建起涵盖储放氢催化剂、有机氢载体、储放氢装置等领域全链条研发平台的新区新能源产业代表企业氢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西安交通大学陶文铨院士团队共同研发出陕西首台套氢燃料电池堆产品的陕西旭氢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陕西引汉济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新区代表性企业,纷纷向媒体团介绍了各自的展品,对记者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这些成果在秦创原总窗口加速转化
媒体团来到秦创原·沣东先进制造产业园。园区发展中心主任赵煜东介绍道:“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是新区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主阵地,现入驻企业200家,其中规上企业99家,汇聚各类科技创新和技能型人才20000余人。”
在秦创原(沣东)创智云谷的西安砺芯慧感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全自动激光调阻机正在开足马力生产薄膜铂电阻传感器芯体,工人们通过自主研发的测试系统对生产出的薄膜铂电阻芯体进行高精度分级。
砺芯慧感是国内首家量产薄膜温度传感器的科创企业,由西北工业大学副教授罗剑团队“薄膜温度与压力传感器”项目相关科研成果孵化而来。
“我们建成了国内首条覆盖常温、超低温、超高温薄膜温度敏感芯片自动化生产线,不仅打破了国外对该类产品近30年的技术垄断,生产设备还可以进行远程控制,实现24小时不间断加工。”砺芯慧感副总经理金新航介绍,企业与国内多家单位深度合作,实现了生产线设备和原材料100%国产,解决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卡脖子”难题。
距此不远,由西安理工大学米天健团队科研成果转化而来的陕西金信天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超精密加工及抛光工艺,这项技术也是我国亟待突破的“卡脖子”技术之一。
“我们一直在筹谋进一步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金信天钛负责人米天健说,公司入驻秦创原后先后获得了创业启动资金、享受三年厂房租金减免,还有来自科技经纪人从“技术端”到“市场端”的贴心服务,加速了创新成果转化进程。
西咸新区以“三项改革”为点火器,构建“挖掘-落地-服务-展示-打榜”的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机制,联合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与重点企业,搭建校招共用的“三池一机制”。自2021年3月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成立以来,已组建158人的科技经纪人团队,新增科技成果转化企业655家。
从整体发展成效到企业发展现状,新区之行让媒体团对秦创原总窗口的建设情况有了更多了解,对总窗口的未来有了更多期待。
央视总台记者王闻聪说,感觉在秦创原总窗口,科技成果产业化前后端都做得非常好。西咸新区给企业解决问题、提供便利,整个科技成果转化过程非常顺畅。此行让她感受到陕西科技创新的力量,也感慨这里未来发展前途不可限量。
中新社记者党田野说,很多秦创原总窗口企业已经从“我们要做什么”的抽象概念,变为“我做成了什么”的发展成效。我们也能从中挖掘采访更多实实在在的创新创业故事。希望西咸新区能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让更多陕西本地高校学生参与城市发展。
光明日报记者李洁说,秦创原综合服务中心科技成果展示区展示的内容很丰富,方便大家直观地了解这里的科技成果,她自己也采访得很尽兴,和企业面对面交流,感受到了秦创原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卡脖子”技术在这里被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