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非法集资案持续高发,老百姓频频上当。尤其是农民、务工人员、青少年、老年人和残疾人等人群,他们欠缺金融知识,防御风险能力弱,难以辨别和抵制非法集资。什么是非法集资?它有哪些形式?如何识别防范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的定义和特征
“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省联社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非法集资是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
非法集资行为同时具备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社会性四个特征,具体为:一是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二是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三是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四是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其中,是否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是否向社会公开宣传,是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的重要区别。
常见的非法集资形式
“近几年,非法集资犯罪的手法不断翻新,一些犯罪分子打着‘金融创新’、‘新业态’的幌子。”该工作人员表示,从种植养殖、养老度假、商品营销、资源开发等“实体经济”形式,向理财、基金、众筹、期货等纯粹“资本运作”形式转变,养老投资、消费返利、虚假收藏等新型犯罪层出不穷。
目前,常见的非法集资形式有:1.借种养殖、庄园开发、生态环保投资等名义非法吸收资金;2.以债券、彩票投资基金、发行或变相发行股票等权利凭证或者以期货交易、典当为名诱骗群众向指定的个人账户汇入资金,再携款逃匿;3.通过认领股份、入股分红进行非法集资;4.以投资养老公寓、养生度假的旗号,高利引诱老年群众“加盟投资”;5.以虚构民营银行的名义发售原始股或吸收存款;6.以高价回购纪念币、邮票等收藏品为名非法集资;7.利用民间 “会”、“社”等组织或者地下钱庄进行非法集资;8、利用传销或秘密串联、互联网设立投资基金、“电子黄金投资”、“教育储备金”形式进行非法集资;9、假借P2P网络借贷业务名义(理财资金池模式、典型的庞氏骗局)等形式进行非法集资;10.非融资性担保企业以开展担保业务为名非法集资,如发售虚假的理财产品或虚构借款方,以提供借款担保名义非法吸收资金。
如何识别防范非法集资
“要辨清和防范非法集资并不难,首先须认清非法集资的本质和危害,提高识别能力,自觉抵制各种诱惑。 ”该工作人员强调,要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对“高额回报”、“快速致富”的投资项目进行冷静分析,避免上当受骗。其次,应正确识别非法集资活动,主要看主体资格是否合法,以及其从事的集资活动是否获得相关的批准;是否是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募集资金;是否承诺回报,非法集资行为一般具有许诺一定比例集资回报的特点;是否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性质。再者,要增强理性投资意识。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不规范的经济活动更是蕴藏着巨大风险。因此,—定要增强理性投资意识,依法保护自身权益。最后,还应增强参与非法集资风险自担意识。非法集资是违法行为,参与者投入非法集资的资金及相关利益不受法律保护。因此,当一些单位或个人以高额投资回报兜售高息存款、股票、债券、基金和开发项目时,一定要认真识别,谨慎投资。
记者也提醒各位读者,一定要增强非法集资风险自担意识。非法集资是违法行为,参与者投入非法集资的资金及相关利益不受法律保护。因此,当一些单位或个人以高额投资回报兜售高息存款、股票、债券、基金和开发项目时,一定要认真识别,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