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免费资料大全

新华网:繁荣的中国给了我发展的机遇


美珊在西安大雁塔南广场散步(10月19日摄)。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日益优化的投资环境、更多选择的就业机会……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此工作、学习和生活,开放的中国正在帮助这些怀揣梦想的外国人实现自己的“中国梦”。

美珊是法国人,2004年与在法国图卢兹留学的中国男生黄臻认识并相爱。2005年,黄臻回国工作,一年后毕业的美珊随即来到上海工作。从2007年到2014年之陕西大学学习服装设计专业的美珊在上海一家法国服装公司做服装设计。 2014年美珊与黄臻回到黄臻的老家西安,共同创立了臻美文化创意工作室。目前,他们从事插画手绘、文创产品开发、自媒体等方面的工作,致力于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法文化交流。他们还原创推出了十余套以陕西非遗项目为主要内容的表情包,完成了多本儿童双语有声读物的策划出版工作,并对多部中国电影、舞台剧进行了法语字幕的编译和推广。 新华社记者邵瑞摄

美珊(左)和丈夫黄臻在西安的家中查看美珊刚完成的剪纸作品(10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邵瑞摄

美珊在西安的家中为一本儿童读物设计卡通造型(10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邵瑞摄

美珊在西安的家中查看她刚完成的剪纸作品(10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邵瑞摄

美珊(左)和丈夫黄臻在家中展示他们设计开发的中、法文化伞(10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邵瑞摄

盖博天在景德镇的工作室测量新设计的陶瓷作品(10月23日摄)。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日益优化的投资环境、更多选择的就业机会……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此工作、学习和生活,开放的中国正制瓷助这些怀揣梦想的外国人实现自己的“中国梦”。

今年52岁的盖博天来自英国伦敦,是一名凝聚态物理学博士。2012年末,曾在世界500强企业担任高管的盖博天辞去在新加坡的工作,和几位陶瓷匠人来到中国,共同在江西景德镇三宝瓷谷开办陶瓷工作室。 盖博天与伙伴们希望把西方的审美需求和景德镇的制瓷工艺相结合,创建高端陶瓷品牌。但他们的制瓷路并不平坦,盖博天说:“同样的颜色在不同的温度下烧出来的效果差异很大。我花了3年时间去试验釉中彩餐具的发色、单色、复色、调色、配色等等。”在这个过程中,盖博天发挥自己的物理专业优势,仔细记录温度并不断测试,以稳定成品质量。 经过多年努力,盖博天和伙伴们的工作室已经小有名气,产品不仅远销英国市场,更受到业界人士的认可,在中国沿海地区的陶瓷市场拥有一席之地。未来,盖博天和伙伴们打算做产品展览,把他们的艺术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 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摄

盖博天在景德镇的工作室给一件瓷胎补水(10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摄

盖博天(左)在景德镇的工作室向一位顾客介绍“陶瓷灯”(10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摄

盖博天在景德镇的工作室检查最新烧制出的白碗,并将不合格的产品画上记号以便复烧(10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摄

亚历山德拉在国家大剧院前即兴表演(10月19日摄)。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日益优化的投资环境、更多选择的就业机会……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此工作、学习和生活,开放的中国正在帮助这些怀揣梦想的外国人实现自己的“中国梦”。

波兰姑娘亚历山德拉毕业于波兰格斯克音乐学院小提琴演奏专业,她于2014年到2017年间在中国贵阳管弦乐团工作。之后,在回波兰短暂居住了几个月后,亚历山德拉又再次回到中国,通过考试,成为中国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一名小提琴演奏员,并参加了乐团2017年赴美国的巡回演出。 亚历山德拉说,在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工作经历让她受益匪浅。在这里她不仅能和世界各国的出色乐手一起合作,也有机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音乐形式,向不同的指挥家学习。她说:“我爱中国。” 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亚历山德拉从国家大剧院前走过(10月19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亚历山德拉(左一)和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同事们在排练中(10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亚历山德拉(左)在和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首席李喆交流(10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亚历山德拉(右)和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同事聊天(10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史德芬在甘肃兰州水车博览园留影(10月23日摄)。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日益优化的投资环境、更多选择的就业机会……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此工作、学习和生活,开放的中国正在帮助这些怀揣梦想的外国人实现自己的“中国梦”。

今年48岁的史德芬来自德国,已经在中国西北的兰州生活了十几年,如今是耐驰(兰州)泵业有限公司的国际销售流程经理。 2005年,作为公司交流人员,他第一次来到兰州,被黄河孕育的独特文化深深吸引。2006年,史德芬受德国耐驰集团总部委派,来到兰州的生产基地负责销售管理工作,从此便和这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结下不解之缘。 2009年,史德芬收获了爱情,与一位兰州姑娘结婚,将家安在了中国。在妻子的照顾下,史德芬逐步融入中国社会。十几年里,他和妻子一起去过北京、上海、广州等十几个中国城市,在感受当地风土人情的同时,也结交了很多中国朋友。在他看来,中国的快速发展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远赴重洋来中国“淘金”,不仅有跨国公司的外企高管,更有各行各业的普通员工。 “能在中国工作生活非常幸福,和普通人一样上班,下了班回家品尝太太烹饪的中国美食,周末和朋友聚会,或是去健身房锻炼身体,我爱中国,这里就是我的家。”史德芬说。 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史德芬(左二)在甘肃兰州的公司会议室里与同事讨论方案(10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史德芬(右)在甘肃兰州的生产车间与技术人员交流设备运行情况(10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刚结婚的史德芬与妻子郑莹洁在杭州度假(2009年10月2日摄)。新华社发

 史德芬与妻子郑莹洁在甘肃兰州仁寿山公园合影留念(10月13日摄)。 新华社发

卫国在深圳华强北国际创客中心留影(10月25日摄)。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日益优化的投资环境、更多选择的就业机会……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此工作、学习和生活,开放的中国正在帮助这些怀揣梦想的外国人实现自己的“中国梦”。

卫国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从事LED显示屏设计的他7年前来到中国深圳监督产品生产,被这里的环境和风土人情深深吸引,“在深圳呆了一个月之后,我就知道我最终会留在这儿。” 几年前,卫国与来自美国、挪威、芬兰等地的成员一起,成立了一家名为Trouble Maker的团队,主要帮助海外公司或者“创客”实现想法,为他们设计或制作智能硬件原型,并于2016年7月入驻深圳华强北国际创客中心。 对Trouble Maker团队来说,深圳是实现创意的绝佳之地,办公室楼下坐拥全球知名的大型电子市场,方便“创客”获取硬件原材料,并依托珠三角的产业链实现批量加工。卫国说:“比如‘创客’团队在自己国家花上两年时间完成的基础设计,到深圳以后仅仅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就可以使产品成型并进行批量生产。如果想从事消费电子行业,或者想把自己的产品进行大规模生产,那么深圳就是你的选择。”

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

卫国在深圳华强北步行街一装饰前自拍(10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

 在深圳华强北国际创客中心,卫国(左)与一名实习生交流(10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

在深圳华强北国际创客中心,卫国(右)与一位来自美国的物理学研究者交流(10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

在深圳华强北国际创客中心,卫国(左)向一位创业导师请教问题(10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

赛勒玛·易卜拉欣在位于重庆的四川外国语大学和学生一起散步、聊天(10月10日摄)。 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赛勒玛·易卜拉欣(右一)在对四川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专业的学生进行辅导(10月10日摄)。 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赛勒玛·易卜拉欣在四川外国语大学给阿拉伯语专业的学生上课(10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赛勒玛·易卜拉欣和丈夫在重庆市沙坪坝区壮志路的一家超市内选购蔬菜(10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赛勒玛·易卜拉欣和丈夫一起带着孙子前往重庆市沙坪坝区的一家音乐培训中心学习乐器(10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菲利普在上海陆家嘴散步(10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菲利普在上海蓝带厨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教室内(10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菲利普(右)在上海蓝带厨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内与中国同事交流(10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2024年免费资料大全

美珊在西安大雁塔南广场散步(10月19日摄)。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日益优化的投资环境、更多选择的就业机会……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此工作、学习和生活,开放的中国正在帮助这些怀揣梦想的外国人实现自己的“中国梦”。

美珊是法国人,2004年与在法国图卢兹留学的中国男生黄臻认识并相爱。2005年,黄臻回国工作,一年后毕业的美珊随即来到上海工作。从2007年到2014年之间,大学学习服装设计专业的美珊在上海一家法国服装公司做服装设计。 2014年美珊与黄臻回到黄臻的老家西安,共同创立了臻美文化创意工作室。目前,他们从事插画手绘、文创产品开发、自媒体等方面的工作,致力于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法文化交流。他们还原创推出了十余套以陕西非遗项目为主要内容的表情包,完成了多本儿童双语有声读物的策划出版工作,并对多部中国电影、舞台剧进行了法语字幕的编译和推广。 新华社记者邵瑞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