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借鉴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对经验,对新区臭氧污染进行分级管控,采用科技手段对污染源精准定位,管控污染源。在7—9月的高温时段,西咸新区臭氧浓度为关中八市区最低,改善幅度列全省第一,为群众带来更多健康的‘蓝天’。”西咸新区生态环境局局长吴金文说。
拿出防雾霾的劲儿防臭氧
夏季看似晴空万里,但看不见、摸不着的臭氧污染却已成为蓝天保卫战的首要“敌人”。
“别看夏季的天特别蓝,我们心里却捏着一把汗。高温、紫外线辐射、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等前体物是形成臭氧的必要前提。科学定位污染源是防控臭氧污染的第一步。”西咸新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路震亚说。
从2019年开始,西咸新区就委托中国环科院对新区臭氧敏感性及防控进行专题研究,按月开展挥发性有机物走航监测,编制形成了汾渭平原第一份大气污染源清单。
清单帮助西咸新区摸清了污染源:除了将对臭氧生成影响较大的工业涂装、油品储运销和溶剂涂料生产使用等行业企业作为管控重点外,西咸新区还把道路沥青铺装画线、建筑物的外墙涂装、绿化养护等方面纳入臭氧污染源进行管控。
进入夏季,每天17时由专业部门发布的第二天空气质量预报就是西咸新区臭氧防控工作的“发令枪”,当气象条件较好时,西咸新区会对臭氧污染源进行常态化管控,一旦出现预测臭氧单日为良—轻度污染及更严重的情况,西咸新区就会启动加严管控措施,一天一天地争取优良天数.
被大气污染倒逼的企业
大气污染防治,政府是主导,企业是主体。
10月14日,位于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的陕西晴空防水材料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晴空防水)全封闭的生产空间里,原料沥青在高温下产生的废气全部被回收到废气净化处理设施中,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
这套6月投入使用的新环保设备让这家企业吃了颗环保“定心丸”。
“在沥青存储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烟由挥发性有机物和颗粒物构成,是形成臭氧和PM2.5的前体物。有了这套新环保设备,我们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浓度从以前的8.9毫克/立方米/小时,降低到4.6毫克/立方米/小时。”该企业行政主管亢良说。
为了减少重污染天气,从政府到企业都不遗余力。
“以前只要出现大气污染黄色及以上预警,我们就要停产。今年9月,我们被评为省级工业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企业绩效分级B级企业,只有红色预警,才需要全部停产。”亢良说。
目前,西咸新区正鼓励更多涉及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工业企业,自主开展创A和环保绩效提升行动,从全生命周期开展节能减排,优化源头替代、工艺过程和末端治理。
颠倒日夜为蓝天
“臭氧污染形成的源头有很多,作为政府管理部门,我们首先要管住那些能管住的源头。”路震亚说。
西咸新区正处于大开发、大建设阶段,新建道路、新建建筑物较多。道路、建筑物的铺装、喷涂、粉刷所用的物料中会含有挥发性有机物。当加严管控时,西咸新区主动把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中喷涂刷漆、铺油画线等含挥发性有机物较强的作业实行“错峰生产”,调整到夜间施工。
容易被人忽视的绿化养护也是西咸新区减少臭氧污染的重要一面。
“草坪修剪后,植物创面散发的气味也是一种挥发性气体,是形成臭氧的源头。”西咸新区秦汉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泰文说。为了响应禁止白天绿化修剪的臭氧污染防控举措,秦汉园林从6月起,就将绿化修剪调整到18时以后进行。
今年夏天,西咸新区的部分加油站投入到鼓励车主夜间加油的活动中。据一家位于秦汉新城的加油站统计,自8月14日实施错峰加油和夜间促销以来,夜间的销售额从7月份的42万元增长到9月份的79万元,减少了白天加油带来的油气挥发。
这些看似平淡无奇、一点一滴的举措,在西咸新区的大气污染防控中发挥的作用已经显现。
“夏季臭氧污染防控工作为我们积极探索PM2.5和臭氧协同减排积累了经验,为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提供了更多支撑。”路震亚说。
记者手记:
要警惕看不见的污染
臭氧层能隔绝部分对生物有害的紫外线。由于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各类化学物质被排放到空中,导致“臭氧层空洞”不断扩大,使地球上的生物受到来自紫外线致命辐射的威胁。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全球治理,今天,“臭氧层空洞”的威胁已渐渐远离人们视线,而地面上的臭氧污染却降临到每个人的身边。
“挥发性有机物的超标排放,引发臭氧在近地空气中高浓度存在,能强烈刺激人的呼吸道,破坏人的免疫机能,引发疾病,也会抑制植物生长。因此,在夏季臭氧污染严重的时候,尽管晴空万里,专家仍会建议人们减少外出。”采访中相关人员介绍。
据报道,2019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臭氧浓度同比上升6.5%,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空气质量超标天数占总超标天数的41.8%,导致全国优良天数比率同比减少2.3个百分点。
大气污染形成的原因复杂有待科学界进一步深入研究,而在挥发性有机物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敌人”面前人们还需要做出更多努力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