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颁发了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西咸新区两家入区企业主持或参与的项目榜上有名。
隆基绿能
此次,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绿能”)主持的“高效低成本太阳能单晶硅片制造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隆基参与的“无机非金属废水处理与资源回收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据悉,自1984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设立以来,隆基绿能是我国光伏领域首次以第一完成单位、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领域最高荣誉的民营企业,也是唯一同时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和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的光伏企业。
2021年,隆基绿能首个高效单晶电池项目落户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并将中央研究院总部设在这里。此后,隆基绿能在泾河新城一路发展壮大。
2022年,秦创原光伏创新中心·隆基中央研究院和隆基绿能高效单晶电池项目先后投用投产。2023年,隆基绿能再次追加投资,总投资452亿元的隆基150GW产业项目落户开工。也是在这一年,总投资201亿元的隆基年产29GW单晶电池项目二号、三号车间全面投产,加上此前已经投产的一号车间,3个生产车间共56条生产线。
西北最大的建筑光伏一体化光伏发电项目隆基绿能产业园34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也于2023年并网发电。
在此期间,隆基中央研究院在副院长徐希翔博士带领下,自主研发的晶硅单结电池和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多次刷新了电池效率世界纪录,成为两大电池主流赛道全球“双料冠军”。隆基绿能首席科学家、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徐希翔博士被授予William R. Cherry奖,成为获得该奖的首位华人科学家,该奖项是光伏领域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奖项,被誉为“光伏界的诺贝尔奖”,每年仅在全球评选一名获奖人员。
截至目前,隆基绿能累计在泾河新城总投资约780亿元,合并产业链配套总产值约2000亿元,科技成果在未来5年可达5000项,将带动5万人就业。生产电池可发电2100亿度,相当于2个三峡大坝的发电量。
隆基绿能在泾河新城一路高歌的同时,也带动了辖区相关产业发展。“我们认真梳理了光伏切片、电池、组件、光伏电站4个环节25项生产工艺流程数十家重点配套企业,并积极跟踪洽谈。”西咸新区·泾河双碳光伏产业园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围绕“链主”企业隆基绿能,通过延链补链汇聚整合上下游资源,以“链长制”撬动新能源光伏产业建圈强链、打通产业链堵点、连接产业链断点。
目前,在“双碳”目标加持下,包括拉普拉斯、石金科技、中瀚海和、嘉宇新材等在内的数十家企业和项目纷纷落地,西咸新区光伏产业链“图谱”持续完善,光伏集群迅速壮大,已形成上下游聚集发展的良好态势。
秦川机床
此次揭晓的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内,由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入区企业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股份公司与其他4家企业共同完成的《高档数控机床精度及其稳定性提升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团队在多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下,历时二十余年,解决了诸多领域精密零部件加工难题。
机床被称为“工业母机”,数控机床是一个国家工业现代化水平和综合科技实力的集中体现。数控机床产业链是陕西省确定的24条重点产业链的“第一链”。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股份公司是国内产品精密复杂程度最高、产业链最完整的企业之一,在齿轮加工机床、加工中心、车削中心、螺纹磨床、复杂刀具等领域处于国内第一梯队。
作为“链主”和省属国有企业,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股份公司率先在秦创原总窗口布局产业项目。2021年3月30日,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大会上,陕西西咸新区、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股份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赵万华联合设立陕西高端机床创新研究院,致力于探索新型机床创新技术路线,大力攻关研制样机,并为孵化新型项目公司储备核心关键技术。目前,该研究院成功研发出新一代齿轮磨床原型机,突破了国外核心技术封锁,加速实现进口替代。
目前,该基地一期研发中心、动力中心、实验中心等已建成。同时,“链主”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也逐渐凸显:在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股份公司的示范带动下,沣西新城已吸引广东创世纪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秦川中央研究院、秦川精密装备公司、秦川测量仪器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军企业纷纷落户,初步构建起高档数控机床产业集群。
下一步,西咸新区还将在转化科技成果、孵化创新企业、催化新质产业、深化区域协同、优化营商环境上持续加力,深入推动“三项改革”提质扩面、平台载体提级扩能、供需匹配提速增效,加快构建创新型产业集群梯次培育发展体系,着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为各类企业创新提供高效优质的全方位全流程解决方案,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