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西咸新区持续加强秦创原总窗口建设以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一批优质项目纷纷落地新区,各类科创载体影响力、吸引力不断提升。
半年入驻百余家
这个“港”不一般
近日,位于沣西新城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秦·港孵化器公布了一组最新数字:自2023年12月启用以来,已吸引了百余家以西安交通大学为核心的科研团队及初创企业入驻。
秦·港孵化器作为加快推进西部科技创新港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的重要载体,集“众创-转化-孵化-加速-产业化”功能于一体,由众创空间泓德楼,转化区安科广场,孵化区曹家滩创新中心,加速及产业化区秦创原生态科创岛四大板块组成。
目前,泓德楼众创空间累计入孵企业54家,已有19家企业转入转化区安科广场继续进行深度培育孵化;转化区安科广场已吸引139家科研团队、初创企业入驻。秦·港孵化器已累计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32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
在入驻企业中,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武通海教授团队转化的陕西智谱维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团队在摩擦学系统监测和智能运维的几十年技术积累,突破了磨粒全息传感、机理智能辨识、故障自适应诊断等关键技术,形成了装备全寿命状态监测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公司已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估值超5000万元。
西安交通大学吴朝新教授、周桂江教授与维信诺公司昆山平板显示中心联合开展技术攻关,研发出一种具备高阻隔柔性薄膜的封装胶水,成为国内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性能与国外头部企业封装胶水媲美的材料。吴朝新在沣西新城成立西安思摩威新材料有限公司,实现薄膜封装胶水项目就地转化,并先后获得天使轮、A轮、A+轮、B轮融资……
这些都是秦·港孵化器投运后科技成果持续涌现、转化落地的一个缩影。启动以来,秦·港孵化器还引入了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汇通交大科创企业联合孵化中心,以及西安财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长安汇通私募基金有限责任公司等10余家投融资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充分展示了这一创新平台的巨大吸引力。
“秦·港孵化器是一个泛孵化器的概念。我们坚持将其打造成为要素高度集聚、高效流通的创新创业载体,培育开放、协作、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秦·港孵化器相关负责人说道。
年产值近10亿元
多家企业入驻并投产运营
火热的发展场景也同样出现在位于秦汉新城的秦汉大健康科技产业园内。作为西咸新区·秦汉大健康产业园的“园中园”,这里重点打造集研究创新、科学实验、中试生产、创业孵化等于一体的专业产业园区,整体投用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近10亿元。目前项目一期已建成26栋标准化厂房,招引企业24家,涵盖医疗器械、环保科技、先进制造等领域。其中多家企业已率先投产运营。
走进园区内的陕西科弘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植物清香。作为专注植物提取物、植物蛋白、有机果蔬粉研发生产的高科技外向型企业,陕西科弘已完成从技术研发到生产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布局,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保健品、化妆品、饲料等领域,主要销往欧洲、美洲、中东等海外地区。
“我们2023年8月入驻秦汉大健康科技产业园,目前已完成部分装修和主要生产设备安装工作,预计8月底正式投产运营。”陕西科弘总经理纪鹏介绍,公司拥有总建筑面积约1900平方米的3层标准化厂房,其中1层为生产区和产品库房,2层是中试车间、试剂库、精密仪器室、实验室等组成的检测研发中心,3层为办公区。目前,公司已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正式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500万元。
不远处的西安爱尔迪电极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已于2023年12月正式投产。投资1.2亿元建设的爱尔迪电极材料研发生产基地,主营业务为先进材料、钛电极技术研发及水处理设备设计制造,为电解铜箔、冶金、有机化工、水处理等行业领域提供电解槽、特种电极、贵金属催化剂等产品。
在贵金属催化材料、特种电极材料和水处理环保设备领域,西安爱尔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生产技术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基地整体投产后,预计5年内可实现营业收入约5.3亿元。
“园区将在医疗设备、医疗器械、高值耗材、体外诊断、生物医药研发及小分子创新药等领域重点发力,打造西北地区领先的医工产业生态体系,推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秦汉新城大健康产业园发展中心负责人表示。
平台孵化、基金扶持、政策加力......在西咸新区这片“雨林”中,创新的种子竞相萌发,企业加速成长。截至目前,秦创原总窗口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超4970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超1756家。2021至2024年6月,共计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639亿元。下一步,西咸新区将通过优化科创生态、完善孵育体系等措施,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地,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