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刊发报道《陕西:改革“点火”, 三秦焕新》

10月30日,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发布稿件《陕西: 改革“点火”, 三秦焕新》,报道西咸新区秦创原总窗口建设的创新举措,节选如下。

近年来,陕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三秦大地的儿女们,凭借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坚定信念,以及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顽强毅力,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

近10年来,陕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4%,2023年达到3.38万亿元,连续跨越两个万亿台阶。同时,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也提升至71.72%,提高15个百分点。在环保方面,黄河流域主要支流年均入黄泥沙量较上个10年减少了三成,显示出陕西在生态保护上的决心和成效。此外,中欧班列(西安)的开行量等核心指标也位居全国前列,彰显了陕西在对外开放中的优势和地位。

今年9月初,陕西省召开省政府党组会议强调,坚定不移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为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贡献陕西力量。

近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深入陕西,实地探访这片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昂首阔步的热土,感受其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以科技创新引领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近年来,陕西下大气力打造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以下简称“秦创原”),通过近年的改革已经出现了许多可喜成果和变化。

据陕西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刚在今年6月份国新办举办的“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新闻发布会上披露, 近3年,陕西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增长1.9倍和1.6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高于全国2.8个百分点,创新驱动发展驶入快车道。

三项改革“点火”

持续放大“秦创原”效能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陕西省发展改革委”)相关工作人员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从2020年到2023年,陕西高校院所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111.3%,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全国排名由第15位上升至第9位。

西咸新区是秦创原建设总窗口。数据显示,西咸新区2023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是2021年初的18.1倍、6.6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一位教授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陕西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排名提升,和秦创原的建设密不可分,“三项改革”破解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难题,成为“点火器”,持续放大秦创原建设效能。

时针拨到3年前。2021年3月,陕西启动建设秦创原,全力打造全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总平台、总源头和总引擎。一年后,陕西又启动聚焦科技成果“不敢转”“不想转”“缺钱转”难题实施“三项改革”,探索科技与经济发展结合、科技促进经济增长的“陕西路径”。

“‘秦创原’每个字都饱含深意。”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副主任李利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秦,代表三秦大地,更代表着老陕人那股干事创业的“拧劲儿”,秦人秦地,勤奋执着;创,就是要创新、创业、创造和创优;原,是陕西独有地貌,同时要追根溯源进行研究,打造创新驱动高原高地,做科创源头、创新高地,让创新成果源源不断地走向全省、走向全国。

来自秦创原立体联动孵化器总基地管理办的运营经理刘宗会分享了一个案例。他们知晓陕西麦克斯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符合交通银行陕西分行的 “交银秦创—人才贷”信息后,协调对接公司成功获得100万元授信,为企业增加流动资金。

科技企业迅速成长

发力“卡脖子”难题

通过秦创原赋能,企业不断传来好消息。

陕西氢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会研发的有机液体储氢技术,突破了氢气在储运过程中的“卡脖子”难题。

“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公司从创立之初迅速成长,估值已攀升至6亿元。”陕西氢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李之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当前,该公司最新技术能够解决大规模、长距离、常温常压氢气储运问题。“我们同时掌握了两种体系的储氢技术,可以为不同用氢需求客户量身匹配。”该公司在咸阳彬州市的一期生产工厂,年内有望投产。

“我们制备的晶体结晶质量和光电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应用于大恒光电、国防科大等20余家单位,实现了我国太赫兹时域光谱仪核心部件的国产化。”西安泰合迪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徐亚东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据他介绍,公司研发的成像技术能快速无损检测航天器热防护结构,对复合材料内部微裂纹、纤维分层、界面开裂、孔洞等缺陷可直接观察。“我们目前可生产多款新型辐射探测晶体,能提供‘特种功能晶体+核心器件+智能装备+解决方案’的全链条服务。”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