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起,西咸新区建筑师负责制试点工作开展已两年多,先后有7个项目尝试了此项试点工作,项目类型涵盖商业住宅、文化公建、市政道路、乡村旅游、工业厂房等多个领域多个类型,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新区是如何将建筑师负责制工作由“点”发展到“线”的?
一直以来,业内都有个疑惑,建筑师具体负责的目标主体必须是建筑本身吗?必须是这个城市具有“标新立异”的地标性建筑物才能开展实施吗?建筑师负责制的项目是应该由政府主导的项目多一些还是应该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带着这些疑问,新区开展了一系列尝试。
(一)
在第一个建筑师负责制试点项目类型选取上,新区选择泾河新城文化艺术中心作为试点项目开展工作,该项目总用地面积33912㎡,总建筑面积56933.80㎡,是集图书阅览、艺术活动、科技影展、音乐舞蹈、戏剧表演及休闲餐娱为一体的大型文化艺术中心。项目以“涌川”为其形体设计概念,旨在表现蜿蜒的泾河川流和绵延的陕西地貌,极具灵动性、设计性、挑战性。在一定意义上,这是整个西咸新区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另外一个因素在于这是一个造型相当复杂、结构极具挑战的建筑,项目由国际著名的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ZHA)担纲设计,这个大型、复杂的建筑项目需要整合多个专业的技术和工种,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项目管理者来协调各方面的工作。所以新区在多轮研讨、协商、斟酌之后,决定对该项目试点“建筑师负责制”。因为采用建筑师负责制模式可以较大化地优化资源配置,利用建筑师团队的专业素养,可以高效将设计、施工、质控等多个方面有效串联起来,有效降低建造风险,确保项目进程稳步有序。
所以,西咸新区的试点项目一开始就选了集“建筑体型大、施工工艺难、业主要求高、报批手续复杂、知名建筑师参与”几大因素为一体的“超典型”项目作为“试验体”。
在这个项目选定之后,新区就定了一个标准,有三类项目首先考虑建筑师负责制。一是涉及特消、超限审查的大型复杂建筑,二是设计、施工要求高,采用传统建造方式困难的工程,三是有知名建筑师、事务所参与设计的项目。希望借助专业的建筑师团队,为企业端提供建设技术保障,也能够为政府端提供审批业务支撑。
这是新区探索试点项目类型的第一个阶段。
(二)
2023年4月,新区联合市级相关部门专赴深圳开展建筑师负责制专项调研,实地参观了“梅林街道”一街一路中康艺术长廊项目,这是一个城市公共领域的更新项目,是深圳在市政道路试点建筑师负责制的一个探索。这条长约1.2公里的城市次干道沿线以商业和居住建筑为主。整个设计是在原有市政道路的基础上进行提升改造,改造内容包含下沉式绿地、微地形、疏水步道、景观小品、座椅雕塑、儿童娱乐设施、乔灌木搭配比例以及集水设施等,大到口袋公园,小到围墙井盖,细到交通标识,整体设计均兼顾地方特色和文化含义,这些都是在实地走访过程中“肉眼可见”的亮点创新,他们的设计师团队竟然在一条“毫不起眼”的市政道路上做了如此多的人性化细微设计,并且落地成效“十分显著”。
从深圳回来之后,新区就改变了最初想法,建筑师负责制的项目包含但不限于建筑本身,也可以往市政基础设施、景观小品、城市绿地、口袋公园以及附属建筑物上延伸。新区转换了固有思维,将建筑师负责制的目标定格在“能够对城市风貌或者区域环境产生影响的任何物体上面”,不只是建筑物,也可能是个过街天桥,也可能只是个宣传灯牌、广告灯箱。
这是新区探索试点项目类型的第二个阶段。(未完待续……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