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的重要力量,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大力提升促进中小企业健康成长发展的环境。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提升企业营商环境,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在紧紧抓住“放管服”改革这个牛鼻子,全面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大力降低企业成本,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等各项保障措施的同时,针对中小企业发展及相关工作中的难点、痛点和堵点,立足企业的成长需求和问题,在中小企业服务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完善“服务平台”、聚合“服务资源”、提升“服务水平”、推进“服务创新”、强化“服务保障”打造“五服”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支撑中小企业服务长远发展,赋能中小企业健康成长。
改革举措
一是完善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优化升级市级示范平台“西咸新区沣东新城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突出其综合性服务窗口作用,整合了沣东新城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统计信息平台等6个专业服务平台,线上形成了申报中心、政策服务等九大特色功能,活动中心、信息服务等15项基本功能,建立了企业数据库、跨部门政策数据库、开放式服务资源库等3个数据库,开发了“入企帮扶”小程序;线下与光谷创咖等孵化器、产业园区合作,逐渐设立企业服务站,发挥其“基站”辐射作用,延伸服务平台网络触角。
二是聚合公共服务资源。培育了1个国家级小型微型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个国家级备案众创空间、1个省级众创空间、3个市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成立了陕西省创新共同体,组建了通信研究院、西电沣东人工智能与类脑感知产业技术研究中心等4个产业研究院,引入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形成了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公共服务示范载体聚集。推动成立了沣东新城中小企业发展服务联盟,聚集了信息咨询、知识产权、财会税务、法律咨询、科技服务、管理咨询、创业孵化等领域100多家专业服务机构资源,打造开放式、多元化的资源聚合体。
三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组织驻企干部深入342家“五上”企业开展走访调研活动,召开企业座谈会、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座谈会,主动了解企业困难。对2395家工业中小微企业进行分类施策,以整改、提升、搬迁入园、退出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促进企业规范生产、转型升级。常态化提供政策资讯、政策解读、政策匹配、培训辅导等一站式政策服务,近三年组织企业申报各级各类政策奖补项目超过2000项,帮助企业应享尽享政策红利。定期征集企业培训与活动需求,近三年举办法律财税、管理提升、安全环保、知识产权、技术转移等公益活动120多场次,培训规模近万人次。打造“沣东杯”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中俄(工业)创新大赛等具有影响力的品牌赛事。搭建企业家联合会平台,每年评选优秀企业家,弘扬企业家精神。
四是推进公共服务创新。建成5G基站485个,为推动公共服务数字化建设奠定基础。通过应用小程序、平台网络,促进“线上+线下”服务有机融合,逐步实现向网络化、灵活化、智慧化方向发展。
五是强化服务保障措施。沣东新城成立生产力促进机构,在工信部门的指导下,作为推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基本形成由亲商助企办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合力推动落实促进本地中小企业发展服务工作。运用信息化手段强化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需求、服务态势的分析研判。研究编制中小企业发展报告,分析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展望中小企业发展愿景。
改革成效
(一)构建了公共服务体系整体架构,优化了中小企业服务生态。沣东新城通过完善“服务平台”、聚合“服务资源”、提升“服务水平”、推进“服务创新”、强化“服务保障”等五项组合,形成了线上和线下两大服务方式有机融合,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孵化器、众创空间、创新载体和各类专业化服务资源富集融通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整体格局,畅通了政企联系渠道,促进了服务资源要素向企业开放共享、流动聚集,这种体系符合国家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成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有力保障和赋能载体。
(二)培育了一批创新型企业,形成企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带动效益。在“五服”体系的赋能下,2021年,沣东新城培育了科技型中小企业23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0家,较2020年同比分别增长17.5%、57.89%;培育了太合智能钻探、航天亮丽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省级瞪羚企业;扶持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陕西同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于2021年在北京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基本形成了“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创新型企业梯度队伍格局,为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道路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