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 专题专栏 / 脱贫攻坚 / 工作动态 / 正文

陕西农村报:泾河畔上红杏“红”

“杏奶奶”崔淑侠席地而坐直播卖杏。

“杏奶奶”崔淑侠正在展示“太平红杏”。

空港新城太平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包装现场。

太平红杏。

记者 胡小宁

在这瓜果飘香的仲夏时节,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太平镇太平堡村的崔淑侠老人因为帮孙子在网上直播卖杏,一夜之间成为妇孺皆知的“杏奶奶”。当地红杏也因此在电商平台上销量猛增,火遍全国。

一颗杏代表一颗“实诚心”

6月9日下午,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太平镇太平堡村村民郭长课带着一篮在自家地里摘的红杏,风尘仆仆赶到了邻居王亚楼家里。

王亚楼没在家,他80岁的奶奶伛偻着腰,正在收拾大厅里还没有来得及装箱的红杏。听到郭长课在询问当日红杏的收购价格和尺寸要求时,老人家很干脆地告诉他:“品相好的今天还是3元一斤,但质量不能差,个儿不能太小。”

“质量关把不严,就没法卖给网上买咱杏的娃娃们。人家信任咱,咱也要卖品质最好的杏,做人就得实诚。”老人认真地解释着。

这位把杏叫“heng”、可爱又较真的老人,正是近日红遍网络的陕西太平镇“杏奶奶”崔淑侠。

崔淑侠所在的太平镇被称为“红杏之乡”,红杏是当地的特色产品,也是当地村民口中肉杏、梅杏、曹杏等品种的统称。

近年来,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太平镇大力发展电商产业,为果农拓宽增收渠道。目前,该镇电商、微商发展到300余家。通过电商平台,太平镇的红杏卖到了全国各地,甚至“坐”上飞机销往国外。

八旬老人带红“太平红杏”

说起“杏奶奶”崔淑侠带火当地红杏的起因,还得先说说老人的孙子王亚楼。

“80后”青年王亚楼出生在“红杏之乡”太平镇。大学毕业后,他看到家乡正在大力发展电商产业,前景一片广阔。于是,他果断选择回乡创业,并创办了陕西自然出色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通过“互联网+农业”“电商+公司+贫困户”等模式销售当地农副产品。

为进一步扩大红杏销量,王亚楼尝试网络直播卖杏。一次,在直播时,有网友问起太平红杏的历史。正在一旁干活的奶奶崔淑侠看他有点蒙,就对孙子说:“这个我知道,杏在咱这儿都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奶奶来给他们说。”

“我今年80岁了,对杏最了解。为了能让娃娃们看得更清楚,我直接盘腿一坐就开始直播了。别看我牙都掉光了,照样能吃杏。我们这的杏有一股玫瑰花的香味,吃到嘴里又软又糯又甜。”崔淑侠笑着说。

今年5月18日,崔淑侠第一次直播卖杏。此后,每天近2个小时的直播她都会出现在镜头前,将红杏的营养价值、分拣包装、种植历史与网友们分享。在老人的带动下,太平红杏在短短几天时间火遍全国。

王亚楼说,奶奶直播时每天都能涨粉四五十个,一周来,通过奶奶直播,卖出去了40余箱杏。这几天,王亚楼每天要将近3000多件太平红杏发往全国各地,一箱零售价三四十元,一天流水6万元左右。

传统农产品巧搭电商“快车”

2019年6月5日,空港新城首家社区工厂授牌仪式在王亚楼的陕西自然出色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举行。如今,首家社区工厂年销售各类水果80余万斤,同时也为周边村民提供果品包装、装卸等工作岗位。在该企业带动下,太平镇的红杏、枣、土鸡蛋等农副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

在太平镇,还有一个致力于“空港太平红杏”品牌推广和市场化营销的机构——空港新城太平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

空港新城太平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是太平镇政府联合陕西慈航优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创办,由政府引导农民加入合作社,通过技术指导、品牌搭建、统一收购等形式为农民提供服务,大幅度带动了农民及合作社增收。

在太平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记者看到,有几位村民正在包装梅杏,一旁的快递员来来往往忙个不停。货架上的梅杏颗颗青红分明,鲜艳诱人;已经装箱的红杏不仅配有保鲜网袋,路途遥远的订单装箱时还配有冰袋,保证红杏颗颗饱满新鲜。

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太平镇副镇长王武安在太平镇工作了近20年。据他介绍,太平全镇目前共有1701户种植红杏,总种植面积6000余亩。太平红杏以其色泽艳丽、果香浓郁、酸甜适度、离核甜仁、肉厚等特点,备受消费者青睐,曾荣获第八届杨凌农博会后稷金像奖、第九届特别奖等奖项。目前,红杏产业已逐步走上了转型提质发展的快车道,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镇域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6月10日,记者从省果业中心了解到,截至目前,全省鲜食杏种植面积为51.97万亩,产量13.66万吨,亩均产量319公斤,主要分布在我省西咸新区、华阴市、三原县、乾县、大荔县、临渭区、富平县。

手记

让红杏产业走上高科技发展之路

■胡小宁

在空港新城太平镇采访期间,记者注意到,一些电商平台、合作社虽然销售火爆,但红杏种植户也有烦心事。

6月8日下午,在太平堡村村东的一片杏园里,79岁的来新文老人一手提着竹笼,一手拿着自制带弯勾的竹竿,正在树上摘红杏。他告诉记者,儿子不让他来,怕上树、爬梯子有危险。但客商着急收购,这么多成熟的杏烂在地里他于心不忍。

在太平镇,和来新文老人一样的种植户不在少数,而杏的成熟采摘季却集中在短短的数周内。新鲜的杏不耐储存,需要及时采摘、售卖,不然会发软烂掉。此外,由于太平红杏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大部分果树树龄较老、树身高大,采摘需要特制的梯子或者身手矫健的人爬树采摘。显然,这在留守老人、妇幼居多的太平镇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此外,红杏对运输环节要求也很高。如果运输过程中温度过高,红杏就会变软甚至烂掉。因此,冷链物流对于太平红杏的运输显得尤为重要。

除了售卖鲜杏,和杏打了20多年交道的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太平镇副镇长王武安告诉记者,其实杏全身都是宝:杏肉可食用、做成果脯,杏仁晒干可食用。

但在当地,围绕杏产品的深加工企业近乎为零,大部分为采摘后分拣、储存、及时销售的专业合作社或者电商企业。

“以前在淘宝上直接搜‘太平红杏’是搜不到的,现在因为奶奶,全国人民都知道了‘太平红杏’这个名字。让红杏产业走上高科技一体化发展道路,我觉得这个意义更大。”面对记者的采访,“杏奶奶”崔淑侠的孙子王二楼说。

对于太平红杏的品牌建设和长远发展规划,当地政府也早有布局。目前,当地政府联合镇杏枣协会申请注册的“空港太平红杏”商标,已经获批;另外,申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工作也正在进行中。

如今,电子商务服务中心、首家社区工厂等电商企业的发展壮大,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农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未来,只有快速推进村集体经济组织与专业公司合作,才能走上高科技产销一体化快速发展道路。

归档时间:2023-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