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 专题专栏 / 脱贫攻坚 / 工作动态 / 正文

阳光报:泾河新城爱心企业家反哺家乡创新机制助力脱贫攻坚

阳光网-阳光报( 记者 张洋)拿到刚领到手的扶贫工资,泾河新城高庄村贫困户黄抗旱仔细的将钱装进了贴身的口袋。“4000块钱呢。”他笑着说。这些钱,按照往常的办法,他将拿出一部分作为全家的生活费、一部分给自己和妻子买药看病,一部分给人还债,还要一部分将寄给在外上学的孩子。

近日,泾河新城辖区爱心企业东铭建材公司给高庄村18户贫困户共36人发放了扶贫工资,泾河新城扶贫办、人社民政局、高庄镇以及贫困户代表参加了工资发放仪式。

1月9日上午,在东铭建材公司,几名穿着橘黄色工作服的“工作人员”正在打扫着厂区的卫生,厂子另一边还有几人正在清点着码好的加气混凝土块,天气虽然很冷,但他们干得认真,也很卖力。“这些人都是贫困户,他们都是自愿来厂子里帮忙的。”公司总经理王锋利说。

王锋利是泾河新城高庄镇高庄村人,在村子里办了一家生产新型墙体材料——加气混凝土产品的建材厂,从2010年到现在,经过几年的发展,公司规模的逐步扩大,经营效益的提高,他成为了村子里先富起来的那一批人。

一人富裕不是富,共同富裕才是福。“咱就是这个村子的,厂也在村子,平常村民和各级政府对咱们也很支持,我觉得我应该做些事情,改善村民的生活,同时也替政府减些负担。”王锋利说。于是他便决定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帮助村里的贫困人员。2018年年初,当他将这个决定跟公司其他负责人说了后,没想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

“我们村现在有18户贫苦户,共36人,我们就决定每个人每季度给发1000块钱,帮助他们摆脱贫困。”他说。

事情决定了,一个问题又摆在了王锋利面前,1000块钱如何发下去,不仅不伤贫苦户的自尊,还不能让贫苦户养成“等靠要”的思想,这让他犯了难。“后来我们跟村上、镇上、新城的相关负责人共同探讨,最后想到了一个办法,给他们发工资,让他们用劳动来换取。”

考虑到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王锋利决定,不给贫困户设固定的时间,也不提工作要求,甚至不设固定的工作岗位,“采取自主自愿的原则,只要有时间就来帮帮忙,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当然家里有事了,也可以随时走,管理很灵活。”他说。

王锋利说,大家都很积极,除了个别确实不能劳动的,只要能走动的,稍微能干点活的,每周他们都会来,有的打扫卫生,有的统计产品数量,也有的在门房值值班。“他们每次来,我们也给他们计工,干得时间长的,每天还有额外的工资。在这些人中,最多的每个月可以拿到近3000块钱。”

“这工作一点都不累,说实话我们干的活,远远不够公司给我发的工资。”贫困户胡根西说。

胡根西今年57岁,从小患有小儿麻痹,走路不是很方便,家里还有一个患病的弟弟和一个在西安上大学的孩子。他说:“以前全家人基本没有什么收入,主要靠种地,像我这身体有残疾的,干活也没人要,而且还要照顾生病的弟弟,2017年的时候,泾河新城给我安排了公益性岗位,每个月工资1680块钱,2018年,东铭公司又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岗位,我们家3口人,一个季度还能拿到3000块钱,现在生活好多了。”

胡根西说,自己平均每个星期会到公司里来两三回,有时候帮忙扫地,有时候也帮忙记件,“工作时间很自由,一旦家里有事,我给人打个招呼就走了。确实很感谢王总,给我们的帮助,也感谢泾河新城,让我们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他说。

虽然公司每个季度会多出几万块钱的支出,但王锋利说自己一定会将这件事做了下来,“我觉得企业要想做大,必须肩负起自己应肩负的社会责任,我不仅现在要做,而且一直要做下去。”

泾河新城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东铭建材为新城辖区内企业参与脱贫攻坚工作树立了表率,让更多市场主体参与持贫,发挥作用,通过扶贫贷款,务工就业,产业带动等多种途径,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真正做到精准扶贫,不落一人。

据悉,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泾河新城不断强化责任领导、夯实扶贫基础、增添帮扶举措、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深入把握“智志”双扶、医疗救助、技能培训、产业培育、政策兜底、设施建设等脱贫路径,立足专项扶贫,强化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支撑,形成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归档时间:2023-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