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日子慢慢有起色了,我希望退出贫困户。”7月24日,西咸新区泾河新城永乐镇永丰村41岁的吕新宁,拿着申请书说,希望自食其力。近日,泾河新城扶贫办陆续接到10多户贫困户的申请,纷纷表示在脱贫攻坚工作期间,家庭情况好转,自愿脱贫。
贫困户吕新宁
不为生计发愁 为养殖而劳作
吕新宁因一场意外致残,除了长期重病的妻子没有劳动力外,家里还有两个上学的儿子。“家里要靠我,我就要想办法!”男人的责任和对生活的期待,促使吕新宁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愈加坚强。
经过帮扶干部的联系以及泾河新城扶贫办的帮助,吕新宁走上了公益性工作岗位——为村道保洁,每月工资是1680元。“今年4月,扶贫干部帮我申请了贷款,我就养了一些公鸡、母鸡和羊,年底就可以卖上好价钱!”吕新宁说,因为就医有报销、上学有补助,自己并不担心生计,倒是更盼着把自己的养殖发展起来,进入扶贫产品展销中心售卖。
贫困户田蜜峰
加强训练 正做群众演员
泾河新城高庄镇新庄村田蜜峰长年在外打工挣钱,老公生病在家、照顾患有老年痴呆的公公和瘫痪的婆婆。2017年老公去世,田蜜峰就回家照顾二老,生活艰难。经过扶贫干部的对接,田蜜峰加入到打扫村道的公益岗位中。
“这段时间,每天一大早起来扫地、晚上就去做群众演员。”田蜜峰说,去年泾河新城乐华欢乐世界推出《秦汉·风云》演出,自己就参加培训,被选中后不断加强训练,现在每晚演出近3小时,每小时可领20元劳务费。“泾河新城有土地入股政策,我家地里都种上了苗木,也有一些收入。”田蜜峰说,“生活好起来了,不想当贫困户了!”
贫困户王战明
自办洗衣液厂 为销售奔波
泾河新城泾干街办建立村的王永良一家因病致贫,妻子患病行动不便、女儿智力有问题,2016年儿子王战明因一场车祸导致无法劳动,王永良只好靠果园和收废品生活。
2017年4月,王永良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医疗扶贫解决了王永良爱人看病难题,公益性岗位让王永良有了每月1680元的稳定收入。王战明说:“我问帮扶干部,以前干过洗衣液的销售,能不能在家里办个洗衣液厂自主创业?”
很快,有了5万元的小额贴息贷款,王战明自主创业。“我们产品有自己的包装和品牌威氏英,经过管委会和爱心人士多方提供销售信息,现在有泾阳县一家协会的大订单和物业公司的稳定订单。”王战明自信地说:“希望不要等靠要,不断拓宽销售渠道,让这个小企业走下去!”
扶贫办“为贫困户寻找合适岗位”
泾河新城共有涉贫村49个,贫困村1个(新庄村),在册贫困户310户713人。自实施脱贫攻坚工作以来,通过改造住房、安全饮水工程以及教育保障、医疗全覆盖等举措,全面改善了贫困家庭的生活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产业扶贫效果明显,一是推进中长期产业扶贫项目。采取“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落实蜜之源中蜂养殖、基泰绿化景观苗木、咸恒矮化苹果苗木种植等3个项目+贫困户模式,实现了在册贫困户产业扶贫100%覆盖。二是创新推进金融扶贫发展模式。落实金融扶贫87户,为贫困户小额信贷资金432万元用于发展产业。另外还在新庄村成立了新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和乡情苗木花卉专业合作社发展苗木花卉种植产业。
西咸新区泾河新城扶贫办副主任晏鹏称:“只要贫困户自个儿愿意,我们就千方百计为他们寻找合适的岗位,让他们劳有所获。”晏鹏介绍,正在筹建泾河新城扶贫产品展销中心和就业创业基地,同时发动区域内企业,发展企业+基地的订单式加工模式(由企业提供设备、原料、技术培训,贫困户在村内加工,企业回收),建立长效增收机制。 华商报记者 张艳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