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显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璋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中秋节的来历及演变:由月神祭祀发展而来
中秋祭月
中秋节是远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中秋”一词早已有之,《周礼》中即有“中秋献良裘”“中秋夜迎寒” “秋分夕月(拜月)”的记载,但此时的“中秋”与现代的“中秋节”并非同一概念,只是单纯的月令时间。中秋成为节日,是唐宋以后的事,是由仲秋时节的祭月发展而来。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祭月源于远古初民对月的崇拜,后来作为天体的月被人格化,成为月神。历代皇家称月神为夜明之神,道教兴起后称月神为太阴星君。而民间则多认为月神是女性,是嫦娥,称她为月姑或月姐。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这一天,“秋分”这个季节在八月内每年不同,所以秋分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天子祭月直到明代仍然是固定在秋分日。在皇家看来,祭月重在礼敬夜明之神,并以示悌。祭如在,秋分日有月无月、月圆月缺并不重要,秋分是阴气向长的时刻,避开此时而追求圆月之祭,是对月神的不诚不敬。所以,哪怕是秋分日下雨,也是要祭月的。这时的秋分祭月和中秋节并非一回事。
祭月在上古作为季节祭祀仪式被列入皇家祀典、例行祭祀后,只有王家才能与之沟通,祭月成为皇家的专利。此时,民间对月神的崇拜发展缓慢,而统治阶层重在向月示敬,游赏则是可有可无的事情。所以,直到南北朝时,以“祭月+游赏”为标志的中秋节仍未在华夏大地上全面成形。隋唐时代的繁荣,逐渐激发了民间在仲秋祭月时节的玩赏之风,赏月之风和民间流传的祭月风俗逐渐合流,然而祭月无月是大煞风景的,由于民间信仰表达的相对灵活性,人们并不需要刻意追求在秋分日祭月,所以,最接近秋分点的一个满月日,就成了这一秋月祭赏之节最佳的选择。这就是夏历八月十五。
赏月:从严肃的祭祀到轻松的娱乐
汉代画像石“嫦娥奔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唐人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咏月的诗句纷纷出现。
“中秋节”的提法最早出现于南宋吴自牧所著的《梦梁录》中:“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世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从北宋末开始,中秋的节义有了更不一般的内涵。破碎了山河,破碎了汴京的明月,中秋的圆月弥足珍贵。“团圆”特征及其象征意义被凸显和强调,“团圆”涵义的加入使中秋节俗内涵变得完整,自此,中秋的团圆性质和地位在南宋得以确定,流传至今。
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宋代文人中秋玩月多伴随着宴饮聚会,这一形式为都市富户效仿,造成了一种娱乐享受的氛围影响着整个社会,北宋中期形成了以文人官僚的诗筵笔会和市民宴饮玩乐并行的大众化的准节日。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新编醉翁谈录》记述拜月之俗:“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
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吃月饼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中秋吃月饼这件事儿,最先见于苏东坡的“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之句。在此之前的唐和五代的赏月食品,只见有“玩月羹”等,未见有月饼。月饼作为一种食品的名称并同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始见于南宋的《武林旧事》。明代以来,有关中秋赏月吃月饼的记述就更多了。《宛署杂记》说,每到中秋,百姓们都制作面饼互相赠送,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场店铺里卖的月饼,多用果类作馅子,巧名异状,有的月饼一个要值数百钱。《熙朝乐事》里也说,八月十五日称为中秋,民间以月饼作为礼品互相赠送,取团圆之义。这一天晚上,家家举行赏月助家宴,或者带上装月饼的食盒和酒壶到湖边去通宵游赏。在西湖苏堤上,人们成群结队,载歌载舞。同白天没有两样。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到杭州百姓中秋夜赏月的盛况。
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对制作月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月饼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工艺越来越讲究。咸、甜、荤、素各俱异味;光面、花边,各有特色。明末彭蕴章在《幽州土风俗》中写道:“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瞻兔满人间。悔煞嫩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空劳至杵驻丹颜。”这说明心灵手巧的厨师已经把嫦娥奔月的优美传说,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形象再现于月饼之上。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也有“至供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婚兔之形”的记述。足见古代月饼从内容到形式已是百花齐放了。
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是月饼,月饼是圆形的,象征团圆,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中秋节吃月饼据说始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来。
各地民间风俗
除了吃月饼、赏灯等外,中秋时神州各地的风俗可谓多彩多姿,争奇斗艳。北方,河北河间县以中秋雨为苦雨,民间认为中秋节若下雨,当年的青菜必定味道不佳。陕西西乡县中秋夜男子要泛舟登崖,女子亦安排佳宴。人们不论贫富,必食西瓜。山东庆云县农家八月十五日祭土谷神,称“青苗社”。山西大同把月饼称为团圆饼,大至二三尺,中秋夜还有守夜的习俗。
江南一带,无锡中秋夜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在安徽绩溪,儿童中秋时打中秋炮。所谓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之发出巨响。江西婺源一带的儿童中秋以砖瓦堆成一个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于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之器具。夜间则内外皆点上灯烛,光辉可爱。
在广东,除了在各大月饼种类中花样最多、制作最考究的广式月饼以外,还有中秋节吃芋头的习俗。据说,元末时中秋节杀鞑子以其头祭月,后来改以芋头代替。至今广东人剥芋头皮时仍称为“剥鬼皮”。旧时,南粤还有中秋节争购月光书的风俗,“月光书”即中秋之夜所卖之木鱼书,妇孺争购以卜吉凶。中秋之夜,月华初升,卖者咸集于道,因讳“书”“输”同音,故高呼“月光赢”不止。
粤北多在中秋节前后举行月姐歌堂,这是当地的民间歌节。参加者多是劳动妇女。她们于月夜相约至本村善歌者家中,摆出花灯供品,边唱边舞,边做各种游戏。各歌堂、各村寨间还互相邀请斗歌,一直斗到中秋节夜。不管是否已分胜负,大家都一起唱“送月姑歌”结束一年一度的月姐歌堂。
粤西化州县丽山、大岭一带乡间,还流行一种“踏月歌”的游戏。每逢星月皎洁的夜晚,特别是中秋节前后,青年妇女于月下摆茶煮酒,祭拜月神。然后分成两组,开始驳诗连句,绘画唱歌。踏月歌的句格要求统一,尾句作结,即兴吟对,必须才思敏捷,方能胜任。妇女一直唱至深夜才尽兴而归。
而在以广州为中心的广府地区,中秋节俗称月光诞。早在节前一个多月,著名茶楼饼家就开始了月饼大战。中秋当日,儿童提着各种灯饰,沿街嬉戏,尽情游乐之后散去。主妇则忙于拜月。有天台的在天台,无天台的在家门前,摆开八仙桌,焚香礼拜,贡品除月饼外还有柚子、柿子、香蕉、杨桃、油甘子、芋头等。拜月后合家围坐,分享各种贡品,外加炒田螺等,直到深夜。清代有《羊城竹枝词》云:“中秋佳节近如何,饼饵家家馈送多,拜罢嫦娥斟月下,香芋啖遍更炒螺。”
在旧时广州,中秋之夕,许多人家还在楼台上竖一旗杆,饰以灯笼、彩旗、银铃等,俗称“竖中秋”。富家的悬灯笼或至数百,砌成“贺中秋”等字样,高可达数丈,家人咸集于台中,聚饮为乐。中等人家,则竖一旗杆,挂两个灯笼,自乐其中。有谚云:“八月十五竖中秋,有人快活有人愁。有人楼上吹箫管,有人地下皱眉头。”此俗至今尚有余风。
与广东一衣带水的香港,中秋之夜,全城灯饰辉煌。人们扶老携幼,手提秋灯,来到各区的彩灯会上,赏灯观月贺中秋。港岛最大的维多利亚公园,更是五光十色,人群如海灯如潮。人们拥出户外,到公园、海滩或度假村去,尽情欢乐一番。如是一夜,余兴未尽,于是与亲友相约,于十六晚上再行赏月,名曰“追月"。清人陈子厚《岭南杂事钞》中有记载:“粤中好事者,于八月十六日夜,集亲朋治酒肴赏月,谓之追月。”此风俗在广东曾一度废弃,唯香港地区保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