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陵塬上,冬风微冽。
11月28日早上6点,刘纪荣照例早早就起床了。吃完早饭,收拾妥当,从家往塬上走600米,来到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五陵塬黑陶许赵村传习基地,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制作间里,一件件尚未完成的作品整齐摆放在操作台上,刘纪荣的学徒们正安静地抛光、精修、绘画、雕刻。陈列室里则摆满了大大小小的成品和各类获奖证书,它们让传习基地稍显简陋的几间民房,平添了古朴而灵动的艺术气息。
这一天是冬日里难得的晴朗天气,有电视台的记者跟刘纪荣约好作专题采访,所以他特意收拾了一下自己,换了身干净衣服。
更重要的是,这一天将有一批新陶器装窑煅烧。刘纪荣坚持煅烧陶器自己一定要在现场,多少年来,一批批制作精美的陶器,就是在他的手中被赋予生命。
刘纪荣是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正阳街道许赵村村民,五陵塬文化研究院院长兼法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五陵塬黑陶制作技艺的第十代传人。
刘家从事陶艺制作已有上百年历史。黑陶有黑如漆、薄如纸、硬如瓷、亮如镜、击如磬5大特征,由于做工复杂,烧制考究,在陕西能制作出纯正黑陶作品的人凤毛麟角,刘纪荣因其出众艺术造诣和成就得到认可,被称为“陕西黑陶第一人”。
刘纪荣认为五陵塬是黑陶真正的发祥地。五陵塬众多皇陵高冢,不仅在地下留下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博物馆,也给地上留下了绵延不绝的烟火风物。有研究显示,秦朝时五陵塬是制作日用生活陶器的制陶区,到了汉代则成为皇家陵墓区,大量陶制随葬品在这里就地取材制造。两千年过去,直到上世纪初,五陵塬一带的农村仍然大量使用陶碗、陶盆、陶罐、陶壶,后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不再把陶器作为日用品,五陵塬上的制陶人就越来越少了。
但生长在五陵塬的刘纪荣,通过探索创新赋予了黑陶新的艺术生命。
五陵塬上的红胶泥富含矿物质,是制作黑陶的最佳原料,经晾晒、浸泡、冲洗、过滤、淋泥、沉淀、埚泥、捶打、揉合等环节,变成陶泥。刘纪荣用这样的泥土,在保留黑陶传统特质的基础上,创新使用雕、刻、镂、书、画五工为一体的影刻技法,设计制作出了宝鼎、龙柄鸡首壶、长信宫灯、昭陵六骏、镂空梅瓶等让人赞叹的佳作,得到了包括中国著名文物专家何正璜在内的多个权威人士的肯定,并成功让五陵塬黑陶制作技艺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土是有生之母,陶为人所化生,陶人与土配成双,天地阴阳酝酿,水火木金协调,宫商角徵交响,汇成陶海叹汪洋,真是森罗万象。”诗人郭沫若如此描写陶器生产。黑陶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于刘纪荣来说,黑陶制作不仅仅是一门手艺、一件作品,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守护。为了传承五陵塬黑陶技艺,把这门手艺发扬光大,刘纪荣数十年来进工厂、入高校、建基地,编教材、开课堂、带学徒,学成而归的弟子遍布全国。
“我总想着怎样才能更好地把黑陶文化真正传承到下一代手中。”这些年来,秦汉新城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力度持续加大,这让已步入古稀之年的刘纪荣对五陵塬黑陶技艺的传扬愈加有信心。
刘纪荣16岁开始跟着父亲学制陶,50余载探索创新,见证了五陵塬黑陶半个世纪以来不断蜕变新生的历程。
刘纪荣的黑陶作品独有亚光黑色特征,采用圆雕、浮雕、高浮雕等立体雕刻,图案古朴典雅,纤毫可见,栩栩如生,不仅蔓延着古陶艺术的淳朴之美,更兼具现代造型的韵律之秀,每件作品的构思、制作都饱含独特的艺术思想。刘纪荣为自己的黑陶制作申请了多个专利,他说:“在黑陶行业,一直有人在模仿我们!”
“镂空梅瓶”是刘纪荣最得意的设计作品之一,高65厘米,重仅2两,里外上下厚度几乎一致,最薄处只有1毫米,在薄如蛋壳的陶瓶上,整齐排列着上千个羽毛状镂空图案,犹如孔雀开屏,极具华丽感。因其高超的设计理念和制作工艺,“镂空梅瓶”于2017年斩获中国工艺美术行业最具权威奖项“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以及第52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金凤凰”奖。
刘纪荣的二儿子刘建利是拉坯好手,今年10月在景德镇举行的全国陶瓷职业技能大赛上,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陶瓷手工拉坯成型“全国陶瓷行业技术能手”称号。大器形满是镂空,制作“镂空梅瓶”是刘纪荣给儿子出的一道难题,在父亲和哥哥刘昌利的帮助下,刘建利拉坯成功后不眠不休精修、画图,抢在陶泥风干之前完成千孔镂空,入窑烧制后终于制成这件完美的艺术品。“蛋壳陶陶胎薄如鸡蛋壳,薄、湿、软,最考验匠人手艺,要在几个小时内雕刻完上千个镂空图案更是难上加难,每下一刀都要屏住呼吸。我和儿子尝试了60多次,最终只成功了这一个。”刘纪荣说。
黑陶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刘纪荣制作黑陶,前后要经过制泥、成型、抛光、雕刻、煅烧、影刻等二十多道工序,中间稍有不慎就会功亏一篑。如何烧制出黑陶表面所呈现出来的纯净黑色,是刘纪荣首先要攻克的难题,“要在黑陶上创作出国画效果,渗碳能让黑色刚好达到瓶体厚度的0.1毫米”,他创新利用渗碳技法,在窑内温度达到约900摄氏度陶器发生窑变的过程中,控制瓶体颜色渗入的深度。煅烧是陶艺制作工序中最重要的一关,烧窑人必须要有长期烧窑实践经验才能成功。
影刻是黑陶制作的最后一道重要工序,刘纪荣的大儿子刘昌利滑动手中刻刀,精心刻画。经过多年随父习艺,已得真传的刘昌利黑陶作品多次获奖,并和父亲一样开始带徒传艺。刘纪荣1982年创新出黑陶制作影刻技法,把国画、麦秸画、指画等形式,用雕、刻、镂、书、画五工为一体的技法,在陶体上精心勾勒出线条、人物和层次。上了年纪后,刘纪荣的手抖得厉害,像这些精细的活,就只能交给儿子和徒弟们完成。
在1996年举行的西安首届古文化艺术节上,刘纪荣以唐昭陵六骏为原型的黑陶作品“昭陵六骏”就已吸引各国嘉宾的关注,引起轰动。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五陵塬黑陶的价值,许赵村传习基地的制陶车间和陈列室里,专家学者、陶器爱好者、学校学生、各类客商等参观者一拨接一拨,其中包括来自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法国等多个国家的客人,为他们讲解中华民族古老的黑陶文化,是刘纪荣最快乐的一件事。
刘纪荣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得到了著名作家、国家文化部原部长王蒙等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设计制作的黑陶作品超过4000件,获得过“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等多个大奖,被国内众多名家和海外30多个国家的藏家和博物馆收藏,并被中央电视台、陕西广播电视台等权威媒体多次报道。
在刘纪荣的努力下,五陵塬黑陶2015年被正式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项传承数千年的古老技艺,正从秦汉新城一座不起眼的小村庄进入更多人的视野。深藏秦汉腹地五陵塬上的许赵村传习基地,成为刘纪荣传授黑陶制作技艺的重要阵地,为此他还专门编写了10万余字的教材。
“我就是想把黑陶文化真正传递到下一代手中。”刘纪荣强调传承是自己最重要的使命。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红旗工艺厂、孙家工艺厂、户县工艺厂、渭南工艺厂等多家工艺品厂带徒,2013年开始在陕西服装工程学院专设的季羡林国学院黑陶研究所担任所长兼教研,开设课程给学生授艺,从农民艺术家变成一名进入校园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刘纪荣先后带徒3000多名,其中包括学生、残疾人、失业人员、农民、离退休干部等,被誉为“黑陶播种机”。
来自山东的张治河(左图),从2006年开始跟着刘纪荣学习黑陶技艺,在五陵塬上一待就是13年;而曾经商的河北小伙牛闪(右图),也因为迷上五陵塬黑陶,两年前义无反顾来到秦汉腹地拜师刘纪荣。五陵塬黑陶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后,来自全国多个省份的爱好者纷纷慕名前来跟随刘纪荣学艺,五陵塬黑陶制作这一传统技艺,得以在他们手中散枝开花。
刘纪荣的孙子和二儿媳正在制作黑陶。4个儿子和两位儿媳都跟着刘纪荣学艺,并已经成为黑陶制作能手,现在孙子辈也开始喜欢上了这门技艺,古老的五陵塬黑陶艺术,正在刘纪荣的努力下不断传扬。
对年已古稀的刘纪荣来说,选择黑陶就是选择表达艺术思想和内心情感的一种载体。借助黑陶制作技艺传承绵延千载的周秦汉文化,蕴藏刘纪荣心中多年的这个梦,如今正照进现实,变得越来越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