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杂草丛生、荒凉偏僻的城乡结合部到美丽幸福的现代新家园,从落后的农业村镇到集聚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和绿色新兴产业等的现代产业高地,从封闭自守的偏远村镇到“一带一路”投资热土……获批国家级新区五年来,西咸新区各项经济指标无论是增速还是质量均位居全省前列,正在成为陕西追赶超越的新增长极。
这些变化,离不开新区人的共同奋斗和努力。同样,新区的发展成果,也惠及了这里的居住者、从业者……
近日,我们将为大家带来“我与国家级新区共成长”系列故事,通过西咸新区普通居住者、创业者,用他们生活的点滴变化,展示国家级新区的创新与发展。
隆冬时节,走进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双照街道办消渡村,一座色彩明艳的幼儿园成为该村的地标。这个2018年9月正式开始招生的公办秦汉新城双照消渡幼儿园,配套齐全的活动室让村里140多名孩子不出村就能接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学前教育。
2017年4月,消渡村随双照街道一起被秦汉新城托管。两年来,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污水处理厂在建,免费为村里群众改建标准厕所,新增两眼生产用水井,一眼吃水井,不仅解决了群众生活用水水质差的难题,更列入了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计划。“托管以来,群众生活越来越好,我们也越来越有奔头。”村党支部书记常亚琼说。
多种经营富了村民口袋
每到收获时节,是消渡村最热闹的时候,往来运输车辆带着各地的客商走进田间地头,收购在这里远近闻名的大田蔬菜。村民王安静说:“我家平均一亩蔬菜就能收入1万元左右,每年就在家里种好大田蔬菜,收入也是很可观的。”
在常亚琼的带领下,消渡村率先引导村民发展有机苹果,使得果价从原来的每斤0.8元增加到了1.4元。同时大力发展杂果产业,目前已种植无公害豇豆100多亩,每亩收入过万元。
为了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常亚琼还组织村上成立了“果业协会”,她以个人名义成立了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和家政有限公司,由学校进行专业培训,家政公司进行劳务输出。几年来,把村里的剩余劳动力输送出来,有小区保洁,月收入2000元;保姆,月收入2000-3000元。还积极组织对全村外出务工人员进行瓦工、家政、编织等专业技能培训,让400多人实现了持证外出务工,使村民人均收入由原来的3000元增加到现在的1万多元。
让村民腰包更鼓笑容更美
在消渡村这两年的变化中,除了将原本的危房改造成标准化4类幼儿园,村民们切身感受到的还有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残有所助,极大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
“这几年的工作中,我觉得最自豪,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就是让村里建成现在这个消渡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和老年互助幸福院。村里现在有消渡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三室分开’的标准化村卫生室、40平方米的残疾人康复中心、40平方米的图书室。我们正在和企业洽谈,希望今年可以让老年互助幸福院运行起来。”常亚琼说。
为了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素质,村里还成立了锣鼓队、秧歌队、秦腔自乐班,充分利用农闲和重大节日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每年都要开展好媳妇、好公婆文明家庭评选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笑容,成为消渡村民脸上最常见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