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三周年改革创新成果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介绍了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三周年改革创新成果有关情况。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翟北秦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翟北秦:
2017年4月1日,陕西自贸试验区正式揭牌。三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强化系统性集成性制度创新、加快外向型产业聚集等方面,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三年来,总体方案明确的165项试点任务基本完成,累计形成创新案例370个,其中16项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或得到国务院和相关部委通报表扬,53项改革创新成果在全省复制推广。
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新突破
改革创新管理方式,由便利管理主体向便利市场主体转变。将229项省级行政管理事项下放(委托)自贸试验区办理,100项“证照分离”改革任务在区内全面落实。建立“一枚公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政府管理新机制。构建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
加快金融创新步伐,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通丝路”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服务平台功能不断扩展。总结形成了“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军民融合企业核心人员信用担保贷款”“‘长安E贷’线上体系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等一系列创新成果。
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截至2019年底,自贸试验区新增市场主体57853户,其中企业38588户,新增企业注册资本7071.1亿元。
开放型经济发展迈出新步伐
加快投资领域改革,促进新产业新业态加快聚集。全面落实《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开放度和透明度。实行包括“证照分离”在内的一系列商事制度改革。2019年自贸试验区新设外商投资企业91家,占全省的28.17%;实际利用外资30.78亿美元,占全省的39.83%。
推进贸易监管制度改革,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在通关便利化、检验检疫、金融改革等方面实现了新突破。形成的“铁路运输方式舱单归并”“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行邮税移动支付”等改革成果,有力促进了贸易快速发展。2019年全年,自贸试验区货物进出口总额2476.32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71%。
国际航空枢纽、国际运输走廊建设加快推进。2019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共开行2133列,运送货物180.2万吨,分别是2018年的1.7倍和1.5倍。充分利用第五航权,持续加密航线航班,大力发展货运物流,集疏运体系不断完善。截至2019年底,累计开通国际航线88条,通达全球36个国家74个主要城市;全货运航线达到27条。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取得新进展
深化国际产能合作。2019年,我省在“一带一路”沿线13个国家(地区)投资1.89亿美元,占全省对外投资总额的39%。
加强现代农业国际交流合作。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在美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建设了6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以标准化助推农业发展新模式”在全国复制推广。
科技教育领域合作方式不断拓展。建立“云端”网上自贸综合服务平台,发起成立信息丝绸之路发展联盟。在美国、以色列等国设立17家离岸创新中心、海外研发中心和科技服务站。联合38个国家(地区)151所大学组成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成立丝绸之路职教联盟。依托国家“17+1”合作平台开展海外办学,为海外中国企业培养本地化专业人才。
文旅卫生领域国际合作不断加强。着力打造“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艺术节”“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等人文交流平台。建设文化艺术品保税展示中心、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心、丝绸之路文物考古中心,与“一带一路”沿线18个国家博物馆联手打造智慧博物馆。3家外资旅行社落户自贸试验区。与澳大利亚等国高校签署合作协议,招收来自15个国家的128名全日制留学生来陕学习中医药学。做好社区工作,就必须依靠群众,发动好群众,凝聚起群众共同发力。
区域协同发展取得新成效
陕西自贸试验区先后分两批将53项改革创新成果在全省复制推广,不断扩大改革红利惠及范围。
省政府出台《陕西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区建设实施方案》,从“创新协同”“产业协同”“政策协同”三个方面,建设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区。
未来九大产业聚集
电子信息产业:在高新功能区等构建“芯-软-端-网”为一体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新功能区、经开功能区、西咸新区等加快推动汽车电子产业和动力电池产业,推动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和汽车后市场。
高端制造产业:高新功能区、经开功能区等培育壮大高端工程装备、航空航天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做强高端动力装备特色产业;推动先进制造业向智能化制造转变,构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集群。
医药健康产业:高新功能区、秦汉新城功能区等打造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和特色康养产业聚集区。
临空产业:空港新城功能区重点发展以航材物流、冷链物流、跨境电商物流为代表的国际物流产业,大力发展航空装备制造业,拓展保税维修服务,推动临空保税产业聚集。
临港产业:国际港务区功能区等加快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做大做强跨境电商产业;加快整车和粮食、油脂、铜、铝、木材等大宗商品集散中心建设。
文化旅游产业:高新功能区加快推进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与西安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设,重点发展数字出版、电子竞技等新兴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博非遗、文化艺术等传统文化产业;秦汉新城功能区加快发展“旅游+”产业。
会展业发展:浐灞生态功能区将高水平运营西安国际会议会展中心,整合全域会展资源,延伸会展产业链条,培育国际知名会展品牌,加快构建“会展+文化”、“会展+旅游”等产业体系。
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杨凌片区积极推动农作物种子、种苗研发和生产;加快建设进境种质资源保护研究中心;积极引进支持加工型畜牧业龙头企业,培育壮大动物饲料、生物添加剂、生物疫苗等产业;打造农机装备、农业生产资料等展示交易平台,推动农业技术、农机装备走出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