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通道建设助力内陆开放发展 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超级枢纽”

开放发展,通道是基础。

陕西位于中国地理版图中心,在全球高度互联互通的今天,地理中心天然的区位、交通物流优势,让陕西成为海陆空高效联通世界的“超级枢纽”。

2018年12月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制定的《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中陕西省西安、宝鸡、延安三市入选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名单。其中西安在陆港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枢纽的规划建设中均被列入。

陕西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以来,陕西“门户经济、枢纽经济、流动经济”充分发展,陆、海、空立体开放通道建设不断提速,成为我国“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新格局中重要节点。

联通海陆

将“出海口”搬到“家门口”

中国通往欧洲的国际班列沿途跨越了很多国家,正在成为欧亚国际贸易重要通道。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菲利普·斯蒂芬斯说,中欧班列让人们意识到,中欧之间的距离并不是那么遥远。以前的货物,海上航运的话需要7周的时间,但列车只需要2周。这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它缩短了欧亚大陆两端之间的距离。

4月7日凌晨,从西安港出发的中欧班列(长安号)抵达匈牙利布达佩斯BILK场站,创造了一个新的纪录,“9653公里”只用了“11天”,跨越欧亚大陆之的时间进一步缩短,这一陕西速度刷新全国中欧班列平台布达佩斯线路的时效纪录。

西安的中欧班列货源遍布全国,大半个中国都是西安的腹地,在已开通的14条西通道中欧班列中,有10条线路经过西安,西安开行的“长安号”中欧班列,拥有三条线路,境外共6处集散地,覆盖了中亚、中东及欧洲主要货源地。2018年,“长安号”共开行1235列,成为全国线路最密、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中欧班列。腹地广、线路多、基础优、政策环境好几大优势让西安成为中欧铁路西通道的门户和集结中心。

2018年,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提出要充分发挥国家物流枢纽的资源集聚和区域辐射作用,依托枢纽网络开发常态化、稳定化、品牌化的“一站式”多式联运服务产品,加快发展国内国际集装箱海铁联运。西安抓住机遇,大力推动中欧班列和海向班列的互动融合发展,提升西安的国际物流中转服务效能,形成“一带一路”在西安的有机衔接,并带动通道沿线产业转移和集聚。在陕西构建东西双向通道的战略中,集陕西自贸试验区开放的通道、载体、平台功能三位一体的西安国际港务区,不仅有普通物流园区的基本功能,还具有保税、海关、边检、船运代理等国际港口所具有的多种功能,满足东西双向货源跨境运输的需求。

自从陕西自贸试验区2017年4月挂牌以来,内陆开放效应成倍放大,地理中心的辐射力量不断增强,越来越多企业享受到开放红利和“长安号”的开放便利。

2018年12月20日,首趟中欧班列(长安号)日通专列在“西安港”顺利发车。这趟日通专列货值超过1700万美元,共包含41个集装箱,主要货物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复印机、照相机、空气压缩机等高附加值的货物,经过霍尔果斯口岸出境,途径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15天后到达德国杜伊斯堡。

开放的通道平台载体建设全面发力,为吸引产业转移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来动力。2017年“长安号”货源10%来源于陕西,而2018年则达到30%。

2018年,西安国际港务区自贸区范围内新增企业2348家,同比增长64.65%;注册资本725.73亿元,同比增长148.92%。其中,外资企业30家,注册资本4.34亿美元;完成试点任务101项,为全年目标任务的146.4%。区内的鼎盛裕和、陕西财信已被确定为陕西自贸区第一批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注册资本和业务规模均超百亿元。

不久前,在第16届中国国际物流节暨第9届中国西部国际物流产业博览会上,青岛-西安“经略海洋,港城联动”融合发展推介会在西安举行。推荐会上,青岛港明确将推进港口、物流园功能一体化。实现港口功能前置,与西安国际港务区、新筑中心站功能板块深度融合,聚集港口资源和管理要素,在港区内实现多式联运、全程提单、场站操作、仓储分拨、查验熏蒸、订舱代理、国际贸易、质押监管等功能。用青岛港董事长李奉利的话说就是“我们要让青岛真正成为西安的出海口。”

航权开放

高效融入全球价值链

航空运输因其国际化程度高、速度快、能够满足长距离通达需求等独特优势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西安在中国地理几何中心,由此辐射中国各地效率最高,时间最短。从西安出发,2小时航程可覆盖中国75%领土和85%的经济资源,3小时航程可覆盖中国所有省会和重要旅游城市。《“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将西安定位为全国十二个最高等级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而在民航可直达的国内城市总量中,西安在全国仅次于北京排名第二。

去年11月2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提出“对外航权谈判中支持西安机场利用第五航权”“积极向国外航空公司推荐并引导申请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航空公司执飞西安机场”以及“进一步加大对西安航空物流发展的支持力度”。

获得“第五航权”,为陕西开放发展带来更大的便利,为陕西带来更多的国际航空客运和货运资源,促进“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建设,有力的提升了陕西自贸试验区的发展优势。

4月14日凌晨3:30分,装载13.8吨国际邮件和快件的V88207航班从西安咸阳机场起飞。这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对俄罗斯国际邮件直封业务的首条直达货运航线,至此陕西累计开通全货运航线20条,其中国际航线7条。

去年以来,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积极利用第五航权,对接国际航空公司,扩展市场,以这次货运航线开通为契机,空港新城还将积极推进莫斯科经停西安飞往第三国的第五航权货运航线,努力将西安打造成中西部地区对俄航空运输的集散中心。下一步,空港新城将继续与西部机场集团航空物流公司合作,利用第五航权,新开海参崴-西安-阿拉木图、布鲁塞尔-西安-德里、首尔-西安-河内航线,以及莫斯科、大阪、曼谷、香港等货运航线。

世界范围40%以上贸易价值是通过航空运输实现的。空港新城已经成为陕西自贸试验区融入全球价值链的重要通道和载体。为了服务好高度全球化的半导体产业,空港新城先后为三星开通西安-首尔,为中兴开通西安-芝加哥,为美光开通西安-广州的货运航线。

据统计,两年来陕西实现进出口总值6228.7亿元人民币,其中空运进出口总值4598.6亿元人民币,占全省的73.8%。

随着西安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提速、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发力和陕西“三个经济”发展持续推进,全球客货飞机在空港新城起降中转将更加频繁,航线网络越来越密集,机队规模也不断扩大。由此催生出巨量的飞机维修服务需求。

3月14日,韩国快运航空公司(Korea Express Air)一架EMB-145飞机在空港新城进行定期检修,陕西省首例飞机进境维修业务正式启动。为推动此项新业务顺利开展,西安咸阳机场海关充分利用陕西自贸试验区政策优势,主动创新监管与服务,优化监管流程,让企业切实体验通关便利化。为了保证业务顺利进行,西安海关为企业量身定做维修担保及监管模式,全程跟进服务指导,切实降低企业成本、提高通关效率。

作为陕西唯一的临空型自贸区,陕西自贸试验区空港功能区具有“临空+保税+自贸+口岸+跨境”的多重功能优势,肩负着打造国家航空枢纽,发展临空经济的使命,两年来吸引了各类资源要素汇聚于此。

目前,空港新城坐拥全国优秀物流园区-陕西国际航空物流港,已吸引普洛斯、丰树、日立和“三通一达”等66家现代物流企业落户,依托通达全球的航空网络,可将进出口货物快速分拨配送全球。

空港新城拥有陕西唯一的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已经获批食用水生动物、冰鲜、水果、药品、肉类等5类指定口岸。依托航空运输、指定口岸等优势,已经构筑了进口生鲜分拨交易平台,形成了以澳大利亚三文鱼、东南亚进口水果、北美龙虾、日本海鲜等进口商品为代表,具有临空特色的跨境电商产业聚集区。

与此同时空港新城联合机场海关推行“全天候、无假日”和7×24小时电话预约通关制度,建成一站式、智慧化货物通关平台,压缩进出口通关时间超30%,为企业提供了高效、便捷的通关服务。

空港新城“国际快件中心”,实现报检通关“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两年来国际快件业务增长6.5倍,今年有望超过300万单。

两年来,空港功能区新增市场主体582家,新登记企业数和个体工商户较获批之前分别增长84.5%和152.8%,注册资本金达878.3亿元;引进外资额增长了1.5倍,梅里众诚动物疫苗生产基地、东航-赛峰飞机起落架维修等一批世界500强项目落地。

“空港功能区建设的重点就是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营商环境便利化、金融资本国际化。当前,我们正积极探索开展保税融资租赁、供应链金融、跨境结算等业态,就涉及的外资账户额度放宽、SPV公司注册等金融创新事项与省市有关部门积极协调,全力服务自贸区内企业发展壮大。”空港新城自贸办专职副主任郭妍菲说。

在“自贸+保税+跨境+口岸+临空+航权”的功能叠加优势下,空港新城积极对标自由贸易港,全力构筑开放通道,加快打造千亿级临空产业集群,构建自贸临空经济创新高地,积极融入全球航空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