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自贸试验区
西咸新区秦汉新城
区域布局:规划面积10.85平方公里
战略定位: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医疗产业、智能制造产业。打造陕西自贸区“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与合作创新平台、“一带一路”智能制造与国际贸易互联互通平台和国际健康医疗养老服务平台。建设具有秦汉历史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国家对外文化贸易产业基地和国际医疗和养老产业服务新高地。
办事大厅: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综合服务大厅
地址:西咸新区秦汉新城规划展览中心A座1楼西侧一口办理
服务电话:029-33185266
如果你需要和外国人通电话,如果你在国外遇到紧急情况,如果外国人在中国遇到困难需要求助,如果生意谈判遇到语言障碍,怎么办?
今年3月16日起,我们不必再担心这些了,因为你只需动动手指,或者打一个电话,将会有专业的翻译团队实时为你服务。陕西省“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及大数据平台服务网站的正式上线,秦汉新城拥有了一个语言服务大数据平台。在顺应全球化、区域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自贸区建设以扩大对外开放来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促共赢,承担着国家改革创新试验田、排头兵的重任。陕西省自贸区的获批,代表着自贸区建设进入试点探索新航程,更是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举措。
西咸新区作为陕西自贸区的重要组成区域,承接了陕西省建设“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及人文交流开放合作门户区的重要任务,作为这一任务的重要承载区,秦汉新城在发展文化旅游和健康医疗产业的同时,积极复制现有自贸区相关产业发展模式,结合区域现状和产业布局,谋划同“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更加的深入人文交流合作。期许多角度、全方位地打造具有秦汉历史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国家对外文化贸易产业基地、国际医疗和养老产业服务新高地。
瞄准定位“秦汉自贸”在探索
秦汉新城因丰富的秦汉历史文化而得名,整个区域文物资源丰富,文化遗迹贯穿了周秦汉三朝。自贸区秦汉新城功能区计划在10.8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重点打造两大功能区域。一是在金旭路区域打造以文化旅游、国际医疗服务、现代高端养老服务、数字文化、影视后期制作、国际教育培训交流以及动漫设计等产业为主的“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区;二是在周陵区域打造以智能制造、加工贸易和综合服务为主的先进制造和综合商贸服务区。
一座新城能否迸发活力与动力,首先要看其是否有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过去五年多时间,秦汉新城不断探索和完善“一轴双核三带三区”独具特色的发展方略。初步实现了“民生之都,文化之城、田园之城、健康之城”的发展格局。
秦汉新城探索建设以山水为骨,构建立体生态格局;以文化为魂,延续历史文化根脉;以花木为媒,塑造多彩城市形象;以创新为核,提升区域综合实力,构建大山水城市格局,打造宜居宜业新型城市。104平方公里的遗址保护区内,西汉帝陵群横贯东西绵延雄沉,山与水共荣共生,田与林交相辉映。作为这样一个以历史文化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新城,秦汉新城自贸区发展定位逐步明晰。全力打造具有秦汉历史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国家对外文化贸易产业基地和国际医疗养老产业服务新高地。建设“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新高地,打造互联互通创新发展大平台的号角持续吹响。
深耕文化三大产业三大平台六大领域
2016年3月23日,以秦汉新城丝路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为载体,由秦汉新城与惠普、联通联合打造的西北首个文化产业云平台上线。制作出《功夫熊猫》、《阿凡达》、《魔戒》等大片的惠普渲染技术落地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成为西北规模最大、功能最强的渲染云平台。针对陕西丰富的文化资源,双方还将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全球领先的技术应用到陕西文化保护展示中,使陕西众多珍贵的文物资源转变为可利用的文化产品。
2017年3月16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西安外国语大学、中译语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和秦汉新城管委会四方合作,我省“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及大数据平台服务网站上线。该平台采用呼叫中心、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为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和人文交流提供即时语言翻译服务,有效促进陕西与欧亚大陆国家更广、更深、更紧密的合作开展。
根据自贸区建设要求和自身发展需要,秦汉新城提出面向三大产业,打造三大平台,发展六大领域。
三大产业是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医疗产业、智能制造产业。三大平台即打造陕西自贸区“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与合作创新平台、“一带一路”智能制造与国际贸易互联互通平台和国际健康医疗养老服务平台。
六大领域一是利用丰富的秦汉历史文化资源,依托秦汉新丝路·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发展数字文化、影视后期制作以及动漫设计等产业,打造秦汉历史文化产业聚集地,并支持发展国际文化产品展示交易、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文化传媒、文化休闲、文化演艺等产业、文化会展产业,推动互联网+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国家级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建设。逐步形成以中国西部地区为基础,辐射“一带一路”的国际文化商品及服务的交易枢纽市场。
二是以秦汉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着力加强与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的沟通衔接,承办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发展论坛、展会、研讨交流活动。并积极协调争取国家旅游局牵头与各国的旅游交流年活动的承办权。同时通过承办学术交流、留学培养、销售展示等国际性论坛及会议,不断扩大新城自贸区影响力。积极申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三是以四医大医教园、交大二附院秦汉分院、中医养生双创小镇以及冯武臣国医馆等健康医疗项目为基础,加快国际医疗服务、旅游远程医疗呼叫及服务、现代高端养老服务、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等领域发展,加强与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沟通衔接,全力打造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培育垂直多元化的健康医疗产业链,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产业体系,打造西部健康医疗产业先行示范区,逐步实现建设国际医疗旅游服务港、丝路健康文化输出地和中国健康科技引领区。
四是以奥特莱斯项目为龙头,要加大高端商贸服务业招商力度。与王府井赛特奥莱共同协作,向国家争取在区内设立大型免税购物中心。并在周陵区域引入国外反季节商品商场经营企业。
五是以区内原有工业产业为基础,加大提升改造力度,使区内企业逐步具备外向型经济能力和实力,同时还要鼓励、培育和招引一批工业设计类服务企业。在淘汰落后产能和清退僵尸企业的基础上,加快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企业创新、研发能力,促进区内工业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努力培育外向型经济增长点,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需求适当调整产业方向和产品类型,积极促进区内工业向外向型、科技型、综合型方向发展。
六是以“一带一路”语言翻译服务平台为导向,搭建陕西省与丝路沿线国家教育机构的互联互通,重点建设丝路大学、丝路沿线国家语言培训基地等项目。
同时秦汉新城计划引入金融机构在自贸区设立分支机构,为企业提供国际结算、担保、信用证等业务。同时适时成立“自贸区秦汉新城功能区产业发展基金”,增强产业发展基金对自贸区企业和项目的支持力度。并通过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发行债券、上市等手段帮助企业实现项目资金的多元化筹措。
深化开放探索人文交流新模式
2017年2月28日,秦汉新城管委会与伊朗国家贸促会签署合作框架协定。伊朗国家贸促会代表商务参赞阿里·德伽倪先生表示,中国与伊朗文化商贸交流源远流长,2016年中伊两国贸易额达到300亿美元,希望这个数字可以不断增加。希望双方加快合作内容的落实,并且合作领域不仅仅限于框架协定的内容,特别欢迎建筑、能源化工、新能源、旅游等领域的企业赴伊朗投资兴业,伊朗政府会为中国投资者提供优厚政策。此次签署的合作意向双方约定在旅游、金融、电子商务、工业、航空运输、农业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同时,双方将共同推动协商有关部门在两国分别设立文化交流机构。伊方还表示,希望伊朗的阿尔德比勒市与西咸新区管委会或秦汉新城管委会建立友好城市关系,以及伊朗的马库自贸区与陕西自贸区建立合作交流机制。
根据我省、西咸对自贸区筹建工作的要求,秦汉新城以立项便捷化、审批高效化、投资多元化、操作规范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从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扩大开放领域等方面提出多项政策诉求与发展设想。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具有无可比拟的历史人文优势,与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跨国交流,不断增强着两地的文化凝聚力。通过放宽文化领域投资准入,创新文化输出渠道和手段,寻求文化融合点,推动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是陕西自贸区探索“向西开放”路径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文化服务贸易与文化货品贸易的增长成为全球经济转型的一个亮点,从高端文化装备、电子游戏等文化货品到境外创意设计等服务贸易,带动影视、游戏、艺术品等出口增长。秦汉新城不断努力创新,出台多项鼓励政策,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投资环境,希望能够在这一领域寻求突破。
如何借助自贸区内的改革和开放政策,推出更多对外文化贸易的新措施,这对新城建设者和管理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比如减少对文化进出口的行政审批事项;探索推行文化保税新模式;以PPP等方式,推动文化对外投资及对外援助等等。
对接国际文化贸易市场,陕西自贸区需要有更大魄力。陕西永秀经济管理研究院院长白永秀认为,相关部门要把提高经济对外开放度作为发展第一要务,不仅把陕西优势资源推向国外,让陕西文化走向世界,更重要的是打造产业,让更多陕西产品、服务走出去。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集聚要素,让优势落地生根,做到“质”和“量”的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