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以“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19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西咸)国际论坛隆重举行。
本届论坛由陕西省人民政府指导,西咸新区管委会主办,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绿地集团、恒大集团、财讯传媒集团协办。
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原常务副主席陈宗兴,陕西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务副省长梁桂,陕西省政协副主席王卫华,西安市政协主席、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岳华峰以及驻华使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世界500强企业代表等逾600名嘉宾莅临。西咸新区管委会主任康军主持开幕式。
陈宗兴副主席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城市是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西部大开发新格局的深入实施,特别是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发布和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的确立,西咸新区在国家重大战略中的功能定位更加清晰、支撑作用更加凸显。近年来,西咸新区着力提升城市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逐渐走出了一条西咸特色的崭新路子。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走改革创新引领发展之路,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推动结构升级、动能转换,要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努力提高城市规划水平,一张蓝图绘到底。
梁桂常务副省长在致辞中表示,进入新时代,高质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城市工作也从追求速度规模扩张向提升质量转变。西咸新区秉持打造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范例的国家使命,在城市规划布局、建设技术、生态保护、文化传承、政府管理体制、城乡统筹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方面拓展了新实践。希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共商创新发展新方式,共谋高质量发展新举措,为未来发展提供陕西样本、贡献西咸智慧。
岳华峰书记在致辞中表示,西咸新区作为全国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以国际视野、世界标准,高水平推进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践行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城一体、城乡融合等新理念,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聚集发展新动能。协同推进生态、宜居、营商三个环境建设。希望各位嘉宾在本次论坛上畅所欲言、交流互鉴,各界朋友继续关注西安、支持西咸,共同探索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新路径,创造更多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果。
挪威驻华大使白思娜致辞时表示,北欧国家以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而闻名。中国正在经历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市的智能化和可持续化对中国、对整个世界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非常高兴地看到中国与北欧国家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一致。相信西咸新区一定会成为中国范例,期待北欧各国与中国能够在可持续发展领域进行更多的合作。
俄罗斯原总统经济顾问、欧亚经济委员会宏观经济部部长格拉季耶夫致辞时表示,今年是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5年前,中俄丝路创新园项目正式签约。如今,位于莫斯科的俄方园区和西咸新区的中方园区已有上百家企业落户。西咸新区运用绿色生态能源技术,持续推动智能城市建设,不仅为企业提供了良好投资环境,也构建了宜居便利的生活环境,正在成为城市创新发展的典范。
(西咸新区管委会主任康军主持开幕式)
在高峰论坛上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挪威著名经济学家基德兰德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西咸)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研究院院长刘世锦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史育龙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
原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故宫研究院院长郑欣淼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
等重量级嘉宾分别进行了主题演讲。
参加论坛的还有冰岛驻华大使古士贤、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副司长安利民等。与会嘉宾围绕城市高质量发展内涵进行深入交流,分享先进发展经验,探讨城市创新发展新路径。高峰论坛由中央电视台知名主持人陈伟鸿主持。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挪威著名经济学家基德兰德在发言中表示,从经济学的领域来讲,资本和劳动力会带来产品和服务,但是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技术水平,这需要技术变革、生产方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创新。同时,金融体系的发展程度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初创型企业家和小企业更需要金融体系发挥作用,使经济更具有持续的发展活力。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西咸)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研究院院长刘世锦在发言中表示,中国经济经历了30年的高速增长后转向中高速增长,背后是需求结构的变化,由此带来的供给结构的变化、金融结构的调整。面对新形势,中国经济新的、最大的潜能就是城市化,特别是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可以疏解核心区过于拥堵的人口和其它资源,降低生活和发展的成本,形成新的分工和专业化格局,吸收更多人口主要是农村居民进入城市地区。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史育龙在发言中表示,西咸新区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实践,对于广大内陆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具有典型意义和示范价值。一批高校、科研单位、专业人才的引入和创新平台的建设,为新区发展提供了强大创新动力。不断强化科技研发和应用之间的转化,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搭建产、学、研、投一体化生态体系,为发展新产业、形成新业态、建设新城市,汇聚起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在发言中表示,人工智能新时代已经到来,它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助力。智慧城市不仅包括智慧医疗、就医、就学和交通等,还应通过大数据集聚构建城市的“大脑”。我国数据量和大数据技术都已走到全世界前列,未来的智慧城市将深受AI的影响,城市是AI的最大集合场景,也正因如此,未来的城市规划将深受人工智能的影响。
原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故宫研究院院长郑欣淼在发言中表示,西咸新区众多文化遗产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是有标志性的。西咸新区依托《诗经》这个重要文化载体,建设了与大众文化生活紧密相连的诗经里小镇。文化遗产是有活力的,文化的活力也是区域的生命力,它需要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相结合,有开放的态度,善于总结经验,这样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才能够焕发新的活力。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在发言中表示,未来城市的发展要面对发展主体、发展模式、发展逻辑、发展理念的四个变化。中国城市发展要健康,应该做好小尺度的发展单元,提升城市空间品质,要从追求经济效益与利益最大化转向社会公平正义,要从满足增长物质主义转向文化和生态价值的守护与创造。同时,还要重视城市空间组织方式与规划设计的创新,让人们能够有温度的生活。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在发言中表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城市化率从1949年的10%增长到现在的60%,中国经济总量成为世界第二、进出口贸易居世界第一。当前发展的主要矛盾不再是速度问题,而是质量问题。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绿色发展,改革开放和民生改善。大西安在人才引进上是有远见卓识的,接下来要在城市管理上下功夫,迸发高质量发展的无限潜力。
(高峰论坛主持人-中央电视台知名主持人陈伟鸿)
上午的开幕式和高峰论坛结束后,下午还举行了规划建设传承与创新国际论坛、第二届北欧可持续城市发展(西咸)论坛、国家级新区创新发展论坛,参会嘉宾针对不同主题,发表了精彩主旨演讲并热烈讨论交流。
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西咸)国际论坛由陕西省政府批准、西咸新区管委会主办,致力于搭建中外政、学、商界人士交流与合作的平台,面对区域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探索城市创新发展路径,传播和践行新发展理念,为中国和世界城市发展凝聚共识、提供方案、贡献智慧。
首届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西咸)国际论坛于2018年10月成功举办。数百位海内外宾朋共话“新时代、新经济、新城市”,论坛发布了《西咸宣言》,揭牌成立中国(西咸)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研究院,形成了一批理论创新成果,得到了参会嘉宾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
高层次重量级嘉宾阵容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外国驻华使节、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500强企业代表、国内外专家学者出席。
更加注重成果
论坛包含“会议+展览+考察”等多项内容,不仅形式比上届更丰富,而且更加突出实效。
彰显国际化元素
俄罗斯、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及北欧五国等12个国家百余名国际嘉宾代表参与活动和交流。
西咸新区作为全国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肩负着打造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范例的国家使命。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发挥西咸新区作为国家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的综合功能”的重要指示作为根本遵循,构建了大开大合、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探索海绵城市、绿色城市、无煤城市、中深层地热供热等新技术,走出了一条城市创新发展之路。西咸新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开放带动、项目拉动战略,培育高新技术,发展高端产业,产业创新的活力不断涌现。建成了西部科技创新港、硬科技小镇等创新平台,搭建了自贸区、临空经济示范区、中俄丝路创新园等开放平台。先进制造、电子信息、临空经济、科技研发、文化旅游、总部经济六大主导产业加速聚集,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动能不断增强。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视台、西安日报、西安广播电视台等近80家媒体参与报道本次论坛。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经济网、国际在线、新浪网、凤凰网等对现场进行视频或图文直播。本次论坛还运用中国电信5G实现了流畅低时延的网络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