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免费资料大全

阳光日报:为基层减负,要“收官”不“收场”

  作者:刘厚廷

  今年3月,中办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把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2019年即将结束,意味着“基层减负年”即将“收官”,基层减负是否会“收场”,成为当下基层干部重点关注的问题。

  实施“基层减负年”以来,全国各地明确要求大幅度减少发文数量,压缩会议时长,削减督查考核,能不开的会就不开、能不发的文件就不发、能砍掉的“痕迹”就砍,为基层干部“解压”“松绑”不少。但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个长久的课题。由此可观,必须确保基层减负“收官”不“收场”。

  确保基层减负取得实效,就要在认真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为建立健全基层减负和杜绝形式主义的长效机制做准备。要找准那些既耗费干部时间精力,又没有实际效益的形式主义现象,快刀切除,还要明确工作责任,做到有规可依。同时,减负要改变的不仅是不合理的规定和流程,还有长期形成的思维和工作惯性。例如,市里下发的文件,如果县上不开个会把文件念一遍,似乎就显得不重视、觉得不踏实,当遇到检查时,就会拿不出落实的“依据”。此类惯性思维,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完善减负机制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唯有永不“收场”,才能避免减负成为一句空话。

  落实基层减负必须让制度发力。要从基层工作现状、关爱基层干部的角度,通过优化条块结构、理顺体制机制、明确基层权责,对各地区各部门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形成基层减负的大格局,方能让基层干部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满意度”和“获得感”。同时,应多定期征求基层干部的意见,充分听取基层干部的心声,围绕基层干部的需求精准施策。

  基层是直接面对群众的机构,基层干部的时间精力应当用在为民解忧上。当基层减负成为作风建设的一部分,形成一种长效机制,就能很大程度确保减负不反弹、基层不折腾,从而使基层干部放开手脚,落实好各项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令人欣喜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都传导出清晰的信号:要坚决克服经济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继续落实基层减负措施,让广大干部从无谓事务中解脱出来,真正把注意力集中到抓产业、促发展上来。这就给广大干部吃下了“定心丸”。(刘厚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