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咸新区太平遗址考古现场


太平遗址是一处大型的客省庄二期文化聚落遗址,距今约4150年至3700年,在夏代纪年范围内,这就填补了关中这一时期存有大型都邑遗址的重要环节。印证了关中渭河流域中华文化发展连绵不绝,其考古意义重大,价值弥足珍贵。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太平遗址考古现场,近距离了解关中地区的中华文明。

遗落的关中文明

近日,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启动,西安太平遗址赫然在列,这一遗址曾入选2021年第二届“陕西重要考古新发现”名单。

太平遗址位于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斗门街道太平村东侧,周围地势开阔平坦,遗址在斗门水库项目建设过程中被发现。2021年3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组成的联合考古队正式展开对太平遗址的持续发掘与研究工作。

经过近两年的考古研究工作,目前已完成勘探面积50余万平方米,累计发掘面积4600平方米,清理出窑洞、环壕、墓葬等遗迹,出土陶器、玉器、骨器等大量文物。经碳十四测年法确定,太平遗址距今约4150年至3700年,已进入夏代纪年范围,是迄今为止在关中地区发现规模最大的龙山时代环壕聚落遗址。

关中盆地位于中国地理版图的中央位置,是华夏文明起源的核心区域之一,贯穿关中盆地的渭河河谷两岸更是孕育了数不胜数的史前和历史时期遗址。从距今8000年的老官台文化、距今7000年的仰韶文化、距今4000年的客省庄二期文化(属于龙山文化晚期),以及周、秦、汉、唐等诸多朝代,都在此绵延生息。太平遗址的发现,填补了关中地区这一时期的大型中心聚邑遗址的空白,证实了在关中地区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历程是从未间断的。

独特的遗迹留存

太平遗址是一处大型的客省庄二期文化聚落遗址,由东、西两个环壕构成。目前,西环壕清理了西南转角附近和东南转角部分,东环壕清理了东北转角部分。两座环壕年代相同,体量接近,口部宽度约15米至20米,底部宽度约10米,深约5米。

2022年,太平遗址的主要发掘区域为东环壕部分,以TP0303发掘区和TP0304发掘区为重点区域。遗址内发现居住建筑形式多样,包括地面式方形建筑、“吕”字形半地穴建筑,圆形深穴式建筑外,本年度新发现有使用土坯的窑洞式建筑,两个居室与一个院落的半地穴建筑组合,及一处可能与建筑相关的人工夯土台基等。

TP0303发掘区的代表性遗迹为一个“两室一厅”的院落。此院落由一个椭圆形院落、一间侧室和一间后室组成,在院落东南部有一处台阶,可能是院落的出入口。

北部侧室房屋中间有一处灶面,可能用于炊事或取暖活动,旁边有一处用于储藏的窖穴。中央区域还有一处小坑,是人们为了储存火种而挖掘的火种坑。当时的人们在平时会保留一部分火种存在火种坑,需要取火的时候就添柴使其点燃,省去了生火的麻烦。

院落的加工较为考究。“我们在部分壁面发现它有细泥涂抹过的痕迹,就像当代人们装修屋子给墙面抹灰一样。同时院落一角还有一处室外灶,这种灶可能是季节性使用的,比如冬天在室内生活就用不到它,夏天屋内比较热,可能炊事活动就会转移到院子里进行。”太平遗址联合考古队队员沈百鸣介绍,“院落中还有一个火种坑更考究,坑壁经过粉砂土抹光处理,且质地坚硬,可能经过长期使用。”

后室的整体形状为近方形,但地面趋于圆形。房间内有一处壁灶(类似当代的壁炉),房屋中间的地面上也可以看到灶址的痕迹。在灶址旁边出土了一个接近完整的龟的腹甲。房间内还发现有三件红陶管状陶器。

TP0303发掘区还发现了三座窑洞式建筑,在清理过程中发现了带有红色和白色的彩绘。

TP0304发掘区发现环壕、陶窑、半地穴建筑等遗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环壕。环壕靠近聚落的内侧岸面呈下部垂直、上部斜坡状;外侧岸面陡直,部分壁面有水平状水蚀凹槽,由此可知当时环壕有可能与自然河道相连通的水流。环壕起到防御、防洪、给排水等重要作用。沈百鸣说:“太平遗址壕沟内侧的遗存现象分布得非常密集,在壕沟外侧分布就相对稀疏一些。”

罕见的出土文物

在太平遗迹出土有丰富的、年代特征鲜明的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和玉器等遗物,为准确了解太平遗址的文化内涵和年代信息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中,出土的玉器包括有玉料,有玉器,有玉器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反映出一套完整的玉石器加工操作链,表明太平遗址应有玉器作坊存在,并拥有了一定专业化程度的玉石器手工生产体系。

尤为可贵的是太平遗址出土了一件关中地区少见的合瓦形陶铃,是我国礼乐制度的重要见证,同类器物在陶寺遗址和新砦遗址有所发现,显示出太平遗址应有一定的级别。

“陶铃、陶牌饰这类高等级的文化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证明了太平遗址是一个中心性的聚邑遗址。”太平遗址联合考古队成员沈百鸣介绍。“当时的玉器是一种相当稀缺的资源,现在发现的这些所谓的乐器,它不仅是一种音乐,它更是一种身份和权力的象征,是早期礼乐制度的见证。”

此外,在太平遗迹中还出土了大量的动植物遗存和陶器。出土动物骨骼遗存主要有猪、羊、牛等家畜,也有鹿、中华圆田螺、河蚌等野生动物;植物遗存包括粟、黍、水稻、小麦、大麦等。出土陶器几乎涵盖了所有客省庄二期文化中常见的器类和组合,主要有斝、鬲、盉、鬶、盆、尊、绳纹平底罐等。

“这些证据表明太平遗址先民采取了种植、采集、家畜饲养、渔猎等多种生业模式,为了解先民对自然资源开发,生态环境变迁和人地关系提供了重要依据。特别是小麦的发现为了解小麦东传路线提供了明确的证据。”太平遗址联合考古队成员沈百鸣介绍。

在距今4000年左右的中国史前社会动荡整合的广阔背景下,以太平遗址为代表的客省庄二期文化,在区域文化互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与同时期文化的密切联系表明太平遗址已经具备了中心性聚邑的地位,是四方文化交流的辐辏之地,奠定了关中盆地中部以周、秦、汉、唐为代表的都城文明的史前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太平遗址联合考古队队长王小庆说:“太平遗址已经具备了高等级中心性聚落遗址应有的要素,初步出现了以礼制为核心的早期文明的一些基本特征。以往,我们对关中地区4000年前后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这么关键一个时间节点的资料认识一直有所欠缺,太平遗址的发现可以说推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新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