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将西咸新区201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财政预算安排意见报告如下,请予以审议。
一、201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财政工作主要特点
2019年,在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新区财政工作紧紧围绕“12350”目标体系,创新发展理念,聚焦产业发展,着力提升生态、宜居、营商三个环境,持续发挥工作职能,加大收入组织力度,全力保障重点支出,较好完成了收支任务,保证了党工委、管委会重大决策的资金需求,实现了当年收支平衡,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一)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西咸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根据快报数,2019年西咸新区完成财政总收入154.7亿元,较上年增长41%。其中:上划中央收入63.2亿元,上划省级收入19.7亿元。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9亿元,完成年初市人大批准预算62.4亿元的115.2%,超收9.5亿元,较上年增长38.3%。其中:税收收入62.3亿元,增长40.7%,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6.8%。非税收入9.5亿元,增长24.4%,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3.2%,较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收入质量持续提升。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6.1亿元,增长44.5%。按照现行财政体制计算,2019年西咸新区一般公共预算财力总计156.8亿元,总支出151.6亿元,结转下年5.2亿元,当年实现收支平衡。
(2)新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根据快报数,2019年新区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0.8亿元。新区本级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7亿元,增长15.8%。2019年新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财力总计71.5亿元,总支出69亿元,结转下年2.5亿元,当年实现收支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西咸新区政府性基金执行情况
根据快报数,2019年西咸新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342.8亿元,增长47.6%。其中:国有土地收益基金10.5亿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09.8亿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21.7亿元。加上上级各项补助收入及新增债券收入总计411.9亿元。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338.4亿元,增长62.6%,加上债券还本及调出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359.7亿元。收支相抵,结余52.2亿元,全部结转下年使用。
(2)新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执行情况
根据快报数,2019年,新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40.5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8.3亿元。加上上级各项补助收入及债券收入总计124.3亿元。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67.8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相关支出65.3亿元,支出合计116.1亿元。收支相抵,结余8.2亿元,全部结转下年使用。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西咸新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4亿元,均为企业上缴利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0.4亿元,主要用于国有企业资本金注入。
新区本级未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也无相应收支。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根据快报数,2019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12.2亿元,较上年增加0.9亿元,增长7.96%;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11.15亿元,较上年增加0.79亿元,增长7.6%;本年收支结余1.05亿元,年末滚存结余3.94亿元。
5.政府债务情况
2019年西咸新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716.43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99.99亿元,专项债务限额516.44亿元。截止2019年底,新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614.74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126.71亿元,专项债务余额488.03元,符合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的规定,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二)2019年财政工作主要特点
1.积极创新推改革,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一是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制定《西咸新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办法》,加强和规范新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二是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制定《陕西省西咸新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陕西省西咸新区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暂行办法》《西咸新区管委会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暂行办法》,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与新区公共服务质量。三是强化政府采购管理,制定《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实施意见》《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四是推动新区基金产业群发展。通过西咸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投资设立陕西新材料基金、陕西技改基金、西咸新区文创双创基金、陕西光电先导集成电路基金。最大限度的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已完成对外投资2.5亿元,促进了以资本促招商工作的开展。
2.进一步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一是加大涉企收费清理力度, 2019年全口径减税降费约17亿元。二是打造“智慧税源”管控机制,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治税体系。
3.发挥财政资金作用,全力保障打好“三大攻坚战”
一是规范管控政府债务,全年取得地方政府债券105.56亿元。二是高效落实精准扶贫,2019年本级财政安排扶贫专项资金200万元,支出达到100%。三是污染防治攻坚,全年投入2.9亿元保障铁腕治霾工作开展,持续改善新区生态环境。四是全力落实和保障民生,累计民生支出52.79亿元,同比增长37.05%,重点保障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类,支持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4.加强基层业务指导,探索街镇综合改革
一是按照党工委、管委会《西咸新区街镇综合管理改革试点方案》,起草《西咸新区街镇综合改革财政管理办法(暂行)》。对改革后街镇预算编制和下达、资金的拨付和使用管理上均进行优化创新,提高街镇统筹使用财政资金的自主权,给予街镇管理财政资金更大的空间。二是强化街镇在加强财政支出管理、防控风险方面的责任,凸显权责对等原则。三是加强对街镇财政的日常业务培训和指导,督促街镇建立健全核心财政、财务制度,为后续街镇综合改革的全面推开奠定基础。
5.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持续深化金融服务
一是制定《西咸新区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实施办法》,为新区内6家政府采购供应商解决融资需求5130万元。二是与人民银行签署合作备忘录,探索金融信用信息服务新模式。三是开展融资担保公司清理整顿工作,及时纠正违法违规行为,切实治理金融乱象,完成对180余家涉金融业务机构的风险排查。
二、2020年预算安排意见和财政主要工作任务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年,也是新区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奋力建设大西安新中心的关键一年和全面完成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三年行动计划要求的收官之年。新区财政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新区“12350”目标任务、“三个环境”建设和十项重点工作的要求,创新工作思路,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强化资金的筹集和保障措施,加快现代财政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提升服务水平,全力助推新区快速发展。
2020年的财政支出预算安排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勤俭办事厉行节约坚决防止年底突击花钱的通知》要求,将进一步强化“过紧日子”的理念,以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着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保障党工委、管委会重大政策、重大项目落实到位为原则,完善预算管理机制,调整支出结构。在公用经费方面,牢固树立精打细算,勤俭办事的理念,将各新城和本级部门办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预算分别压减15%和18%。在专项经费方面,重点保障新区各项产业政策的兑现落实,重点保障“三个环境”建设和十项重点工作各项支出。2020年财政预算审议通过后,部门的一般性工作支出原则上不予追加。
2020年预算安排建议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意见
1.西咸新区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意见
2020年,新区报市人大审议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按20%增长率安排,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86.42亿元,按照现行财政体制,加上中省转移支付收入、提前预下专款、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和调入资金后,减去上解支出,可安排的一般公共预算财力约为150.05亿元。根据“收支平衡”的原则,2020年西咸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150.05亿元,
支出安排中:“三公”经费安排2717万元,同比增长8.81%。包含:因公出国(境)经费预算781万元,同比下降1.51%,公务用车经费预算1507万元,同比增长20.08%,主要是因管理层级调整,新增了市场监管局预算,公务接待经费预算429万元,同比下降4.45%。
2.新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意见
按照收入增长20%计算,2020年新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0.94亿元,按照现行财政体制,加上中省转移支付收入、提前预下专款,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和调入资金后,减去本级上解支出和补助新城支出,新区本级可安排的一般公共预算财力共计65.39亿元。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2020年新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65.39亿元。按功能科目分类: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下同)11.3%,较上年年初预算(下同)增长67.5%;
——公共安全支出1.34亿元,占比2%,增长97%;
——教育支出2.95亿元,占比4.5%,增长391.9%;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0.05亿元,占比0.1%,下降75.6%;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26亿元,占比9.6%,下降5.7%;
——卫生健康支出4.12亿元,占比6.3%,增长1529.9%;
——节能环保支出3.28亿元,占比5%。增长838.4%;
——城乡社区支出1.46亿元,占比2.2%,下降7.7%;
——农林水支出0.56亿元,占比0.9%,下降35.5%;
——交通运输支出1.12亿元,占比1.7%,增长43%;
——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2.01亿元,占比3.1%,增长67.4%;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5.01亿元,占比7.7%,增长6161.4%;
——金融支出0.01亿元;
——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0.07亿元,占比0.1%,下降48.8%;
——住房保障支出4.24亿元,占比6.5%,增长583.6%;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0.69亿元,占比1.1%,增长45.6%;
——预备费1亿元,占比1.5%,增长114.5%;
——债务付息支出1亿元,占比1.5%,增长25%;
——债务发行费用支出0.01亿元,下降52.8%。
在本级支出安排中,财政对重点项目以及重大政策的保障情况是:对加快“三个经济”发展安排5亿元,对智慧城市建设安排2亿元,对招商引资及产业奖补等安排10亿元;对支持教育创新发展及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等安排3.8亿元,对环境治理安排3.7亿元,对“平安西咸”有关建设安排0.5亿元;对产业扶贫安排0.15亿元。
另外,“三公”经费安排751万元,同比增长12.76%。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360万元,同比下降10%,公务用车经费268万元,同比增加74.03%,主要是管理层级调整,新增了市场监管局预算,公务接待经费123万元,同比增加9.8%,主要是加强招商引资工作。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意见
1.西咸新区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意见
2020年,西咸新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330亿元。加上中、省预下专款,减去调出到一般预算的资金后可安排财力294.46亿元。遵循“专款专用、收支平衡”的原则,2020年西咸新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294.46亿元。
2.新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意见
2020年,新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31.88亿元。加上中、省预下专款、新城上解收入,可安排财力69.05亿元。遵循“专款专用、收支平衡”的原则,2020年新区本级(园办)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69.05亿元。主要用于园办征地拆迁补偿、基础设施建设、地铁建设和偿还本级政府债券利息等。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意见
2020年,新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0.5亿元,其中本级收入0.12亿元,主要为企业上缴利润。根据“收支平衡”的原则,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拟安排0.5亿元,其中本级拟安排0.12亿元,用于企业资本金注入。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意见
2020年,新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2.89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收入3.9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收入5.86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13亿元。社保基金支出拟安排11.58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支出3.01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出5.45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3.12亿元。新区社会保障基金收支全部在新区本级统筹管理,新城不反映社保基金收支情况,故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与全区一致。
(五)2020年财政主要工作任务
财政将继续发挥职能作用,紧紧围绕“12350”目标任务,坚定不移支持“三个环境”建设和十项重点工作,切实找准发挥作用的主攻方向,以落实体制机制为抓手,深化财政各领域改革,推动财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1.聚财增收,双轮驱动,做大财力
(1)打造“智慧税源”管控机制,“开源挖潜”保增收
一是继续加大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力度,加快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智慧税源”管控,建立税源信息数据库,提高税源动态监控精准度和税收分析研判能力。二是密切关注招商引资、项目开工投产等情况,及时掌握新兴税源。三是配合税务部门加大税务稽查力度,保证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2)强化争取上级资金举措,“引资聚财”保支持
一是切实加强制度保障,研究制定《西咸新区争取上级专项资金考核管理办法》,以目标考核为抓手,进一步明确争取上级资金工作中各环节的责任,切实加大争取上级资金的力度。二是督促、指导新城和本级部门加强对上级政策动态、资金投向的关注,按照省市项目库申报要求,超前谋划储备项目,在确保申报项目“应进必进”的同时提高项目申报的成功率。三是用足用好新区体制优势,更多的策划争取特殊政策支持,积极“跑部进省”,努力使新区更多工作和项目纳入全国、全省、全市发展“大盘子”。
2.调整结构,有的放矢,保障重点支出
一是支持打造新区高品质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二是支持生态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工作。三是支持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证民生政策兜底,加快乡村振兴。四是继续支持产业发展,特别是加大对打造6大千亿产业集群及兑现落实重大项目支持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3.创新管理,提升财政支出效能
一是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推动公共财政支出重点领域监督管理机制改革。二是开展“财政管理规范化水平提升年”活动,围绕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投资评审等重点支出环节加强管理。三是围绕打造节约型政府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对包括行政运行经费在内的“一般性支出”的管理力度。四是加强财会人员基础建设,组建新区会计人员人才库,提升新区会计人员专业化水平。五是加强财政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财政云”的实施。
4.强化服务指导,助力街镇改革全面推开
一是进一步加强街镇内控管理,加快“三重一大”资金管理等制度的落地,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街镇风险防控意识,增强街镇实际操作的能力,确保资金支出安全。二是指导新城根据自身财力,在新城范围内建立统一的街镇运行经费的标准体系。三是指导新城建立街镇资金统筹使用机制,进一步增强街镇民生服务和社会管理的保障能力。四是会同纪检监察机关和审计部门加强对街镇资金分配、使用、管理和效益情况的审计和监督检查。
5.加强风控,创新融资,提升国企实力
一是广开“前门”,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地方政府债券争取力度,特别是加强对乡村振兴、轨道交通、教育卫生等领域的探索。同时,立足资本市场,深化推进银行间协会产品融资业务,拓展永续类融资产品,构建多元化的城市建设发展投融资体制实施方案。二是严堵“后门”,加强债务管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三是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加大战略性产业基金的杠杆作用,引导、吸引外部机构在资金和项目方面与新区军民融合、双创、文创、教育等领域建立合作关系,切实发挥基金的投资带动作用。四是加强负债管控,优化资本结构,盘活国有企业存量资产,增强国有企业资本实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