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奏响大西安硬科技双创新乐章

西部网讯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2019全国双创周在创新活力之城杭州启幕,千里之外大西安接续创新活力,厚植创业沃土,澎湃发展动力。

目前,“双创”活动周形成以主会场活动为引领,覆盖全国、联动海外、并接线上的良好格局,是我国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双创”品牌活动之一。“双创”活动周持续五年,全国创新创业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竞相迸发,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创新带动就业成效显著,新动能加速壮大。

全国创新创业事业呈蓬勃发展的现象,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态势已经形成。

西咸新区作为国内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继续统筹推进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不断聚集创新要素,大力发展“硬科技”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专注打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如今的西咸新区,在硬科技精神、西迁精神的引领下,正在奏响大西安双创的最强音。

构建硬科技创新创业生态

“硬科技”是个新潮的词,专家给出的标准答案是以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光电芯片、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高精尖科技。它区别于由互联网模式创新构成的虚拟世界,属于由科技创新构成的物理世界。

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有一个我国首个以硬科技产业为布局导向的科技园。西咸新区通过整合科研院所先进技术,吸引全球硬科技企业汇聚,实现科技资源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目前已有包括中科创星、中航工业、赛迪研究院等一大批硬科技企业聚集于此,二期建设投入使用后,将吸引上千家硬科技企业入驻。

2016年,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光学博士米磊首次提出硬科技概念。同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明确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

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首个硬科技小镇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落地。

西咸新区信息产业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邓朝显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将硬科技概念与国家特色小镇建设结合,打造了硬科技小镇的全新发展模式,希望能产生‘1+1>2’的效果。西部云谷硬科技产业的集中度、配套能力和创新品牌等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

西部云谷一期打造了硬科技校友经济基地、全链条孵化体系、硬科技创客实验室三大创新平台,构建了聚合企业、资本、高校、研究院等优势资源的开放型智慧服务平台,为企业注入资本、市场、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助力企业项目加速实现商业化和产业化。

“二期总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计划建设创新创业孵化集群、电子商务与人力资源综合服务实训中心、电子商务产业园、互联网小镇、动漫广场、呼叫基地,可为硬科技的研发、实验、中试展示和交易等环节提供全方位的支撑和服务。”陕西省西咸新区信息产业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温权说。

依托西部云谷一期的硬科技资源优势,二期建设和招商正在全面推进。“未来,西部云谷将围绕硬科技产业链,打造空间载体,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转化等一系列产业布局。”温权介绍说。目前,西部云谷的注册企业有750余家,入驻企业有200余家,已经汇集了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成长性好的硬科技标杆企业。

同时,随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西工大翱翔小镇、3D打印小镇等规划建设快速发展,一个新的硬科技时代正在西咸新区开启。

“我们用‘五星级’服务培育西咸双创沃土。”西咸新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西咸新区积极引导创新创业载体、为创业者提供技术支持、培训服务、法律金融、股权投资等软件服务,建设新型创新创业综合体。陕西微软创新中心众创空间、西安科统众创空间、西咸大数据创客中心、西部云谷·乐创空间等13个载体获得国家、省、市级众创空间、双创示范基地称号。

据了解,西咸新区已经连续举办硬科技全球高峰论坛等系列高端活动,形成强大势能和西安IP特色。在2018年,西咸新区共举办2018“创响中国”西咸站暨“一带一路”创新创业促进大会等各类创新创业主题活动40多场,举办知识产权、融资交流、项目申报、上市挂牌等专题培训20多场。2018微软“创新杯”陕西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第一届中俄(工业)创新大赛、“西源汇”嘉年华、京东云西咸新区生态赋能峰会、2018中国AI+医疗创新大会暨DeepDoc人机大赛、国际天使投资高峰论坛、文创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等高规格活动展现了西咸之风采,打响了西咸“双创”品牌,促进人才、信息、资金在新区加速汇集。

硬科技精神带动硬科技舞步

硬科技究竟硬在哪里?原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飞认为,“八路军”是硬科技产业表现形式。技术硬,实力硬,志气硬,精神硬是硬科技的具体内涵。技术硬指的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尊重自主原创。实力硬则表现在服务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志气硬指的是要有实现强国梦想,勇于挑战的使命担当。精神硬则表现在科学工匠精神和专注坚守笃行精神层面。

姜义亮是西咸硬科技精神的一个实践者。

31岁的姜义亮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的一名在读博士,也是一名创业者。他作为西安锦华生态技术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带领团队主要做的就是土壤检测、诊断、改良与修复等工作。

2017年西安锦华生态技术有限公司开始接受沣西新城陕西微软创新中心的孵化和支持,2018年正式进驻沣西新城。目前,公司吸纳了近30余名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就业人员,其中包含1名博士后,3名博士,5名硕士以及10余位专家教授。

2017年2月10日,姜义亮带着他的土壤改良修复技术服务项目登上了《创业英雄汇》的舞台,并在现场获得500万元的天使投资意向。当年,他还入选央视财经“2017CCTV中国创业榜样”。

从创业之初的艰辛到如今被广泛认可,这份事业带来的社会价值感让姜义亮本人及其团队对未来充满信心。谈及公司的未来规划,姜义亮表示,到2020年,希望公司能够做到行业领军者,成为独角兽企业。

这只是西咸新区构建硬科技创业生态,打造更多的独角企业的一个缩影。在创新驱动下,硬科技”之舞正踏响西咸双创新节拍。

据了解,西咸新区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西工大翱翔小镇、西部云谷·硬科技小镇、中俄丝路创新园等硬科技载体建设,推动大西安首个“硬科技校友经济基地”落地西咸新区,将高校资源与校友基地的产业承载充分结合,打通“校企-高校-基地”的“最后一公里”对接通道。清华同方丝路未来研究院以及中国科协牵头组织的颠覆性创新技术(西咸)转化促进中心落地西咸新区,助推新区科技成果转化、军民融合发展。

同时,推动创新资源及技术向新区聚集,建设各类创新、研发、转化机构近30家。鼓励国联质检、六环传动、二十一世纪精准医学等企业搭建技术研发、检验检测等创新平台;与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长安大学等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依托迪泰克、秦汉新丝路公司等企业,建设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和技术研发孵化平台,为新区硬科技发展不断积蓄动能。

传承西迁精神

梳理西咸新区的创新创业,除了硬科技精神之外,还有交大的西迁精神。

"西迁精神"是在1956年交通大学由上海迁往西安的过程中,生发出来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2005年12月6日,经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会批准,"西迁精神"被概括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2017年9月10日,一年一度的教师节,这一天被西安交大确定为"交通大学西迁纪念日"。

2018年1月18日和1月21日,随着《新闻联播》的再次报道,"西迁精神"又一次吸引了全社会的关注。

沿着“西迁精神”的传承脉络,西安交大走出了一条求实创新、超越自我的开拓创新之路。在新时代,西安交大正以“西迁精神”的内涵实质为引领,开创和升华了新的实践内容。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安交大更是开拓进取、锐意创新,不断迎来发展的新机遇、创新的新模式。

2014年,西安交大在西咸新区正式开启了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建设。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的渭河之滨,一个庞大的建筑群正在拔地而起,上百座塔吊,近万名建设者正在打造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

交大创新港的落户西咸新区,不仅仅是一座座建筑,更是将西迁精神融入了西咸新区的发展,西咸精神将在西咸新区这片创新的沃土上传承。

据了解,2020年全面投入使用后,这里将成为世界级科技中心,国家级科技成果研发转换平台,也将成为我国第一个没有“围墙”的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张迈曾认为,这将是交大迁校后的第二次创业。“作为教育部和陕西省共建的国家级项目,是西安交大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西安交大将大学与社会有机融合,发挥大学引领作用的积极探索。”

双创带动百姓就业

要稳定和增加就业,就要不断支持返乡入乡创业创新,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要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强对城镇各类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帮扶。

2017年8月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落户陕西,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注册成立陕西秦草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蒙草,将西安定位为战略发展的“新根据地”,是蒙草下一个10年的“创新发展平台”。秦草,就是蒙草在陕西的第二次创业。

公司引入“种质资源+生态大数据”指导下的精准修复体系,建立陕西生态大数据平台,立志服务好陕西的“大生态”。如今,除了在西咸新区沣西基地建设外,陕西秦草在陕所建项目十余个,共计用工 500 人次/日,带动农民工就业千余人次。

初春万物生,耕耘正当时。

西安高校云集,大中专毕业生是人才,更是就业压力的主力所在。如何能够打通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人才输入渠道,建立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入驻西咸新区的陕西德润文化广告有限公司(下称德润文化)在这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创新和尝试。

针对专业院校设立“3+1”、“2+1” (即2或3年在学校进行专业学习,1年前往实践基地进行实践)的学习实践模式及寒暑假实践模式,德润文化先后成为西安美术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宝鸡文理学院等本科院校的学生培训和实习基地以及西安美院的研究生创业基地。公司不仅自身践行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还联合合作伙伴及兄弟企业实施校企联合共建实践基地及创业孵化基地平,平均每年实际解决200左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返乡创业的咸阳市渭城区底张镇青年孔成刚成立的西咸新区远东航空服务有限公司,不仅在短短几年内公司业务答复拓展,成为行业新锐,而且解决了当地40多名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

2018年西咸新区累计建立就业见习基地、定点培训机构46家,就业创业培训8491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504万元,转移农村劳动力52969人……良好的创业环境吸引和培育了一批退伍、返乡创业者,充分发挥出了小微企业就业的主渠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