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新区大力实施制造业强区战略,聚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持续优化生态、宜居、营商“三个环境”,不断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西咸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编制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全面落实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市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各项安排部署,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高质量发展,紧扣“追赶超越”的定位,着重考虑了以下七点:
一是关于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纲要》全文始终围绕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主题,将创新城市发展的理念融入到《纲要》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中;创新城市发展动力融入到二、三、四、五章的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扩大投资促进消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创新城市技术融入到六、七章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三个环境”建设中;创新城市软实力提升融入到九、十章的加强文化建设、全面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中;创新城市治理融入到第八、十一章乡村振兴、统筹发展和安全中。“十四五”期间,全面推动新区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不断取得新突破。
二是关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纲要》立足“三新”,把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重点,放在第二章用四节分别从建设秦创原创新平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新生态、培育创新型人才队伍四个方面进行诠释,特别是提出加快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在重点领域建设50个以上创新联合体、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及其他新型研发机构,攻克一批支撑产业和区域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并推广转化科技成果1000项以上,引进培育科技型企业2000家以上、建成双创服务平台30个以上,创新基金规模超过100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300亿元,把秦创原建成辐射带动西北地区乃至“一带一路”沿线高质量发展的开放型、共享式、综合性、市场化科技创新大平台。
三是关于“十四五”时期总体目标及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深刻把握新区发展的新阶段,以问题为导向,综合研判发展基础及发展环境,确定了“十四五”时期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开放、宜居环境建设和民生保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治理效能建设方面“七个新”的总体目标,在此基础上,展望提出2035年经济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人均生产总值较2025年翻一番,综合实力迈入国家级新区前列的远景目标。
四是关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设定。《纲要》以谋划的“十四五”总体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为导向,同时与省、市指标衔接匹配,将“十四五”总体目标深化细化量化成“经济增长、创新驱动、质量效益、改革开放、生态环境、民生福祉”6大类30个指标构成的主要指标体系。如确定了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十四五”末突破12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十四五”末突破8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30%。
五是关于规划支撑落地实施。《纲要》编制中坚持在谋深谋准谋实上下功夫,围绕加快创新动能培育、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对外开放等方面多次谋划,形成了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平台、重大政策和重大改革举措的“五个重大”,作为《纲要》落地实施的重要载体,在《纲要》中以专栏的形式得以体现,特别是谋划重大项目372个,总投资16673.3亿元,“十四五”期间投资12749.6亿元。
六是关于把实体经济作为发展重点。《纲要》围绕新区“6+1”产业布局,突出制造业发展核心关键地位,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做优做专生产性服务业,同时抢抓数字技术产业变革机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比如《纲要》提出实施先进制造业强区战略中,提出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制造、高端装备制造、临空高端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到2025年,先进制造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以生产性服务业迈向高端为目标,重点发展科技研发、现代金融、检验检测、文化创意、软件和信息服务、现代物流、会议会展等产业,到2025年,生产性服务业总收入超过1500亿元。
七是关于突出新区特色。《纲要》将“三个环境”统筹为一章,以绿色优先发展,统筹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比如,提出推进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和气候投融资“双试点”建设,争取建设碳交易市场,为率先实现碳达峰创造条件;提出聚焦“三个圈层”环境建设,完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共有产权房、人才安居住房等项目建设,统筹因地制宜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和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打造高品质宜居环境;打造宽松开放的市场准入环境,争取“市场综合监管体系、创新监管模式”全国试点,深化放管服改革和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聚力打造新区营商环境2.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