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西咸新区“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2021-2025年)》

2022年8月,陕西省西咸新区管委会印发了《西咸新区“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2021-2025年)》,现解读如下:

一、编制背景

“十四五”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以“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国家发展战略,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也是西咸新区追赶超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和市委部署,全面落实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重大决策,结合新区实际,编制本规划。

二、框架结构

《西咸新区“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主要内容共八章,主要由三大板块构成:第一板块(第一、二章):是规划编制的顶层设计部分,主要阐述编制“十四五”规划的发展基础、发展形势,明确“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指标等内容。第二板块(第三至七章):是规划编制的主体部分,主要阐述“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的工作内容、主要举措。第三板块(第八章):是规划保障措施部分。

三、“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基础、目标及重点任务

(一)发展基础与形式

一是系统总结了“十三五”时期西咸新区科技创新取得的成就。科技创新主体加速聚集,科技创新载体不断强化,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作用更加突出,科技创新生态持续优化,科技创新政策加速落实。

二是深入分析了“十四五”时期西咸新区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西咸新区是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总窗口,具有成为全省创新驱动示范窗口的显著优势。同时,国家实施共建“一带一路”、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等国家重大政策机遇,为西咸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坚持创新驱动、市场主导、企业主体、人才主体、政府主推“五大原则”,到2025年,西咸新区进一步增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的示范引领作用,成为国家重要的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全面转入创新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轨道。

具体发展指标包括: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2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达到3000家,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230亿元,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件,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达到50%,规上工业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5.5%,市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数达到25家。

(三)重点任务

1.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

打造以秦创原“三器”(立体联动“孵化器”、成果转化“加速器”、两链融合“促进器”)为主的产业引领格局;打造“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新双创”队伍、科技经纪人队伍建设以“三支队伍”为主的科技人才队伍;增强总窗口创新资源聚集效应、主动融入西安“一总两带”格局、加强与省内各地市协同创新来增强以协同创新为主的总窗口示范效应;聚集顶尖人才、打造开放创新平台、培育未来产业三条途径支持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

2.建设“点-线-面”科创载体体系

建设两链融合型双创大载体和硬科技小镇打造国内一流的“双创”载体;围绕光伏、氢能、智能网联汽车主导产业链,打造新能源、数字经济、大健康等7大产业集群布局10大特色产业园区并推动园区提档升级;加快秦创原总窗口、秦创原科技创新示范带、秦创原先进制造示范带建设,打通“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产城融合发展路径,全面融入西安市“一总两带”秦创原建设总格局;建设科创载体运营团队、构建全流程创业服务链条、强化园区考核与激励等方式增强科创载体运作能力。

3.建设企业技术创新主体

推进秦创原国企创新中心建设、搭建央地融合技术平台、国企创新网络打造国企创新中心2.0版;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供给、拓宽深化上市服务等实施科技型企业“登高”“升规”“上市”工程;培育壮大科技服务企业群体,包括现代制造、现代健康、知识产权、科技信息服务企业。

4.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完善科技金融服务机制、壮大创业投资基金群、发展早期天使投资壮大科技金融量能;搭建创新资源共享平台、技术中试平台、概念验证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搭建创新创业大赛平台、创业服务平台、“科创中国”西咸新区平台推动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通过搭建技术市场平台、培育技术转移机构群、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推动技术交易市场服务发展。

5.优化政府科技管理职能

优化科技管理部门职能、建立科技计划管理体系、健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机制,构建新区科技计划体系;围绕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优化和完善科技政策体系,激发科技企业自主创新动能;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与省外协同创新、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园区,强化创新开放合作职能;通过强化科技管理干部培训、考核及内部监督,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四、保障措施

1.加强党对科技创新的全面领导。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穿科技创新规划实施全过程,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

2.强化科技规划协同。加强同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市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争取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重大项目布局。

3.落实要素保障。主动作为,盘活资源,切实做好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的各项要素保障工作。

4.提升全民科学素养。通过网络、新闻媒体等形式,加大对科技伦理和科技安全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科学意识。

5.加强监测与评价。加强对本规划中涉及事项的组织、协调、推进和实施,将规划确定的主要事项纳入考核体系,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不断开创新区发展新局面。



解读部门:科技创新和新经济局 联系电话:33585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