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新城管委会,新区管委会各相关部门,西咸集团,各驻区单位:
《西咸新区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品质提升计划(2020-2022年)》已经新区管委会主任办公会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4年免费资料大全办公室
2020年2月21日
西咸新区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品质提升计划(2020-2022年)
为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部署,认真贯彻《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按照《西咸新区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任务要求,加快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新区教育均衡、协调、快速发展,全面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品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补齐教育民生服务短板,结合新区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和省、市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政府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科学合理配置基础教育资源,统筹推进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全面加强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建设和管理,不断提升新区基础教育办学水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
二、目标任务
到2022年,利用三年时间,重点加大对农村和薄弱公办中小学校教育投入,确保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硬件条件达到标准化学校要求;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高,校园文化建设彰显特色,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面消除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新区基础教育水平达到国家优质均衡标准。
三、基本原则
(一)统筹兼顾。坚持实际出发,结合布局规划调整情况,制定“一新城一案”“一校一策”提升计划,优化配置整合资源,统筹协调发展,避免重复投入和闲置浪费。
(二)适度超前。紧盯目标任务和重点部位,按照“查漏补缺、填平补齐,突出重点、优质均衡”思路,加快薄弱环节提升,既满足当前需求,又着眼长远发展。
(三)统筹推进。以新城为主体,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编制、改创、财政、人社、自然资源、规划住建等部门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统筹推进实施。园办根据职能定位,配合相关新城落实园区相关规划和建设任务。
(四)全面提升。既注重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等硬件改善提升,又注重教育教学、校园文化等内涵质量提升,实现全面优质均衡发展。
四、重点任务
(一)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升学校办学条件
1.优化学校布局。根据城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尤其是生源变化情况,科学规划调整学校布局,结合《西咸新区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学校新建、改扩建计划,分类实施撤并及提升工作,到2022年,撤并中小学(教学点)27所,提升中小学(教学点)63所。
2.加快标准化建设。严格按照国家和陕西省相关学校设计规范、建设标准及《西咸新区学校建设品质标准(试行)》《西咸新区绿色校园规划建设技术导则》等标准和规范要求,制定“一校一案”计划,重点解决好各类校舍用房、活动场地等面积不足、标准不够等问题,按照标准补齐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类别和数量。2020年,提升22所,新建校舍5810平方米、改造维修49332平方米;2021年,提升19所,新建校舍37198平方米、改造维修40090平方米;2022年,提升22所,共新建校舍27122平方米、改造维修108570平方米。
3.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发展目标。积极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三年完成63所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确保每位教师接受信息化应用技术能力培训不少于50学时。开展“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建设,到2022年建设完成不少于200节“名师课堂”数字资源储备。三年创建创新示范学校5所、优秀创客教室30间,充分发挥其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推动新区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整体水平的提升。全面开展创客教育、STEM教育模式,创建智慧校园,加快提升教育现代化建设和管理水平。
(二) 推进基础教育改革,提升学校办学活力
4.改革办学模式。落实“引入名校办名校”办学思路,扩大并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覆盖,促进教育公平。根据《西咸新区“名校+”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精神,按期完成“+校”新建(改扩建)目标任务,着力完善“名校+”管理制度,突出“名校”“+校”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招生入学制度,改善“+校”生源结构。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建设、保障资金投入、加强考核激励、营造良好氛围为重要措施,组建63个符合新区教育实际的“名校+”教育联合体。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5.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以实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为重点,以合理配置教育人力资源,优化学校教职工结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为核心,加快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新进教师全面实行聘用制度,增加聘用制教师绩效考核奖,建立竞争择优、能进能出的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同时鼓励体制内教师向聘用制转型,努力构建与新区教育事业快速、协调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学校人事管理制度;对原有教职工按“新城管校聘”管理模式,实行教职工编制新城内统筹和动态管理,对管理水平高的学校,落实学校用人自主权。建立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盘活教师资源,用足师资存量,逐步化解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教师超编矛盾。
6.拓宽学校教师补充渠道。继续按照聘用制模式完善统一规范的教师补充机制。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招聘高校优秀毕业生,可在新城教育、组织、人社等部门参与和指导下,采取自主招聘方式进行招聘。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补充音乐、体育、美术、科学及信息技术、心理健康等紧缺课程专业教师,按照专业对口原则,对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可采取直接考核方式招聘。新城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安排,在三年内通过公开招聘、政府购买服务、多校任教(走教)等模式配齐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学科教师,解决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鼓励新城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合作每年组织师范专业学生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顶岗实习,积极引导高校师范毕业生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工作支教。
7.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重点推动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流动。跨区域选派优质学校中层及以上干部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任校长、副校长,建立奖励补贴动态调整机制;选派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校级后备干部到优质学校顶岗锻炼。对交流轮岗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任教满3年且继续留任的教师,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高一等级的岗位。通过“名校+”工程,实施对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对口帮扶,各区域“名校+”教育联合体要根据双方实际和需求,主动开展干部教师互派和交流,推广“名校+”教育联合体在学校文化、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管理、课程开发、资源共享等方面的成功做法,全面提升帮扶工作质量和内涵。
8.全面提升教师培训品质。一是合理制定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教师培训规划。坚持各级培训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教师倾斜,每年参加国培、省培和新区、新城培训,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教师占比不低于30%。二是切实履行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教师培训主体责任。新城制定本区域培训计划,保障培训经费,三年内确保对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教师提升培训全覆盖。三是认真落实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教师培训具体责任。学校要为教师参加培训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科学安排教师工作任务,努力化解工、学矛盾,确保培训实效。
(四)规范学校管理,提升学校管理效益
9.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各新城要抓实“常态化”日常管理,注重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习惯,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强化质量意识,通过细节管理、过程跟踪、质量分析等手段,促进各校增强质量意识,提升教学质量。加强教科研队伍建设,成立各学段名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坊、课改中心组等,给予一定的活动经费,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课改水平的提升。
10.实施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积极探索“绿色评价”新方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改革学生考试成绩呈现方式,实行“等级加个性化评语”的评价方式。改变评价内容,推进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身心健康、思想素质等内容进行全面评价。重视体育、音乐、美术等综合学科的教学,掌握各学校综合学科的教学情况,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积极探索第三方评价办法,增加学生、家长、社会评价权重,实行管、办、评分离的科学评价体系。
11.开展校园文化示范校创建活动。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优化校园育人环境为基础,以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全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做到“一校一品、一校一特”,创建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特色鲜明的学校品牌,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内涵品质。新区每年组织对各校进行验收评估,授予“新区级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提升学校内涵发展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新城要高度重视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品质提升工作,加强领导,主动作为。新区成立以管委会分管领导为组长和组织部、教育卫体局、人社民政局、规划建设局、自然资源局、信息办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西咸新区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品质提升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教育卫体局),由教育卫体局主要负责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各新城要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程抓、落实专人具体抓的工作机制,保障此项工作顺利实施。
(二)加大投入,保障实施。各新城要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广开渠道,多元投入,采取“向上争取一点、自己筹措一点、社会捐助一点、学校挤一点”等方法,广泛筹集资金,保障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品质提升工作顺利实施。新区每年将对各新城进行考核,对每个提升到位的学校资金奖励。
(三)加强督导,强化问责。充分发挥督导职能,定期开展专项督导检查,把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品质提升工作情况作为评价新城和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指标,同时列为新城主要领导履行教育职责的重要内容,以及对新城和学校进行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严格落实问责制,确保品质提升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